当前位置:首页 > 中医药服务 > 养生保健

春雷化雨万物新,惊蛰养生气先行

发布日期:2021-03-05 17:40:38 来源:广东省中医药局 浏览次数:- 字号:

  图片

  微雨众卉新

  一雷惊蛰始

  3月5日

  我们迎来二十四节气中

  一个充满动感的节气

  惊蛰

  图片

  惊蛰由来

  惊蛰,是24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每年3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345度时为“惊蛰”。惊蛰的意思是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蛰”是藏的意思。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晋代诗人陶渊明有诗曰:“促春遘(gòu)时雨,始雷发东隅,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实际上,昆虫是听不到雷声的,大地回春、天气变暖才是使它们结束冬眠、“惊而出走”的原因。我国古代将惊蛰分为三候:“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黄鹂)鸣;三候鹰化为鸠。”描述已是桃花红、李花白,黄莺呜叫、燕飞来的时节,惊蛰到来,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

  图片

  图片

  《黄帝内经》云:“春三月,此谓发陈。”发陈,顾名思义,即是蓄积力量,除旧迎新。春天万物始发,人体精气也顺应自然,开始疏发伸展。但经过冬藏后,人体的阳气如同早上初升的太阳,温煦而不热烈,未透达于全身。故在惊蛰复苏之时,养生的重点在于气机的调达、经络的舒展。

  舒筋活络,调气活血

  图片

  在经历较长时间的冬藏后,人体阳气在春日开端之时并未完全复苏,流布于全身的阳气较弱,此时并不适合剧烈运动。剧烈运动容易导致大量出汗,过量的汗出消耗太多的阳气以及能量,身体反而更加疲累、乏力。同时人体肌表防御功能还较弱,易受风寒侵袭,容易感冒、头痛。

  图片

  中医认为,春天为肝主之时,肝脏与经筋相对应,肝筋若得到伸展,可利于人体气机的运行。太极拳、散步、泡足是惊蛰较适合的养生项目。太极拳的动作舒展大方、缓慢柔和、刚柔相济,以意念引导动作,长时间的练习可以调整阴阳、和畅气血、疏通经络、培补真气。经络得到舒展、气血流布全身,人体正气充沛,即可抵御疾病。

  沐足疗法也是方便有效的舒筋活络项目,通过沐足由下而上带动阳气转动,如以当归、艾叶各30克水煎泡脚,就有温经活血之效。再简单者,可选择步行舒展全身的气机,如平地健步走30分钟以上,每日坚持,即可调节全身气机的舒布,增强体质。

  饮食有节,慎酸忌冷

  图片

  中医素有“酸入肝”的理论,认为山楂、五味子、乌梅、白芍等酸味食物或药物可以滋肝阴,养肝血,达到柔肝、调肝的目的。但同时酸性也有收敛、固涩的特性。在中药中,酸性食物多用于治疗虚汗、泄泻等证,如山茱萸涩精敛汗,五倍子涩肠止泻。食用过多的酸性药食反而妨碍人体气机的疏泄。故饮食中慎食酸性药食,以免妨碍气血运行。

  图片

  惊蛰阳气始动,全身的阳气尚不充沛,食用冷饮、寒凉水果之后容易腹痛、腹泻,女性也容易引发宫寒,表现为痛经、血块、停经等症状。再则春季咋暖还寒,寒暖流交替频发,气温波动大,衣物添减频繁,稍不注意则易受凉感冒。

  初春之时本就阳气弱,加之寒凉药食,更易伤及脾肾阳气。阳气一受损,气机左右、上下运动的枢纽功能减弱,上下交通受阻,不利于气机畅达。故在惊蛰节气之时,饮食调理需注意忌冷、慎酸。

  因地制宜,祛湿健脾

  图片

  春季南方有种特殊的天气气象,俗称“回南天”。回南天一般出现在春季的三月份,主要是因为冷空气走后,暖湿气流迅速反攻,致使气温回升,空气湿度加大,一些冰冷的物体表面遇到暖湿气流后,容易产生水珠。此时,空气湿度接近饱和,墙壁甚至地面都会“冒水”,到处是湿漉漉的景象。除了物品、食品容易受湿回潮,人体也容易被湿邪侵袭,出现疲乏、身重、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泻便溏等症状。

  图片

  一年中南方回南天的日期与惊蛰日期相近,故在岭南惊蛰之时,也应重视对脾胃功能的调理。对于天气导致的体内湿阻,最简便的办法就是食疗,加之岭南人素有煲汤的习惯,自制简便的除湿汤即可取得较大的功效。除湿的药材并不需要太多,有淡渗、利湿、健脾之功即可。

  常用的有茯苓薏米汤、淮山芡实汤等。除了煲汤,喝粥也能除湿,如薏米淮山粥、小米粥等。粥本来就有养脾胃的作用,加之薏米、淮山、小米等食材有健脾利湿之功,连日服用,即可除湿,还可增强人体正气,抵御湿邪侵扰。

  怡情养性,宁神平怒

  图片

  中医认为,春季惊蛰的时候,人体气机还没有得到完全正常的疏泄,全身肝气运行不顺畅,肝火偏旺、容易上浮。年轻人较常出现脸部痤疮、上火等症状,老年人也易情绪波动,出现气机逆乱的现象,甚至引发中风。

  图片

  现代医学也认为,初春气温波动较大,人体血管受凉收缩,寒暖交替反复,血压波动不稳定,若再受情绪刺激,可突发眩晕、耳鸣、脑血管意外等疾病。故保持愉快的心情能使体内气血和顺通畅,使人精神焕发,有利于身心健康。惊蛰之时,老年人尤需要调养情志,平复心情,切忌大喜大怒,避免焦躁抑郁,可寄情于琴棋书画、养花、阅读、散步等悠闲项目以怡情养性。

  心胸宽广,心情舒畅,没有心事烦扰,没有气机郁结,气血运行顺畅,全身气机畅达,脏腑功能健旺,身体自然健康。俗话说“若无闲事挂心头,人生便是好时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八段锦可舒展全身经络,帮助气血运行,春天更加要练起来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