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仕富,广东省名中医,主任中医师,湛江市第二中医医院原副院长、骨科主任,湛江市骨伤研究所所长,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50年,创制“招氏平衡整脊法”,获国际医学手法二等奖、华人知名医家金奖、“民族医药之星”、“南粤好医生”等荣誉称号。主持科研立项12项,发表学术论文50篇,参与主编出版著作3部,获科研成果奖6项。 医案是中医临床实践的记录,体现了诊疗过程中理、法、方、药的具体运用,是医家诊治疾病思维过程的表现。历代名家医案是中医药宝库中的瑰宝。我们推出【以案说医】栏目,以期传承精华,启迪我辈,共同进步。 【基本资料】 吴某,女,时年35岁,已婚,于2023年12月02日初诊。 【发病过程】 患者1年余前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反复出现全身瘙痒性风团,以躯干为主,色泽鲜红,灼热剧痒,无畏寒发热,发作时服用氯雷他定片后症状得以控制,2天后症状再发,为求治疗,遂至我院门诊就诊。 【首诊证候】 症见:患者全身瘙痒性风团,以躯干为主,色泽鲜红,灼热剧痒,无畏寒发热,纳寐一般,二便正常。 查体:舌质红,苔薄白,脉浮数。 【辨证论治】 西医诊断:新冠病毒感染并发慢性荨麻疹。 中医诊断:隐疹(风热疫毒表证)。 治法:疏风清热,解毒止痒。 治疗方案:予毫针针刺:取穴百会、风池、大椎、曲池、合谷、足三里、血海、三阴交等;用毫针泻法。 处方:予消风散加味:荆芥10g,防风10g,牛蒡子10g,蝉蜕8g,苍术10g,苦参6g,知母10g,石膏20g,当归10g,生地20g,胡麻仁10g,木通10g,甘草5g,丹皮10g,赤芍10g,蒺藜12g。 共3剂,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两次温服。 嘱清淡饮食,忌食高蛋白、海鲜及刺激性食物。 【随诊过程】 二诊:2023年12月07日 经服用上方及针刺疗法治疗后,患者发作次数减少,瘙痒症状减轻,舌质稍红,苔薄白,脉浮数。 治疗方案:继续予针刺疗法加自血疗法(选穴:血海、曲池、合谷、足三里),每次选一侧穴位,用自身静脉血穴位注射,交替进行。 处方:上方去苍术、丹皮、赤芍,共5剂,每日1剂,煎服法同前。 嘱清淡饮食,忌食高蛋白、海鲜及刺激性食物。 三诊:2023年12月15日 经二诊后患者病情明显好转,瘙痒性风团偶有发作,症状轻;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浮缓。继续予针刺疗法加自血疗法治疗。 处方:中药以益气固表,养血祛风,排毒消疹为法,予玉屏风散加减,方药如下:黄芪20g,防风10g,白术15g,当归10g,桂枝10g,白芍10g,熟地10g,川芎5g,大枣10g,炙甘草8g,人参12g,新会陈皮5g,土茯苓15g。 共5剂,每日1剂,水煎30分钟取出药液,再加水复煎,两次药液混合,分二次日服。 嘱清淡饮食,忌食高蛋白、海鲜及刺激性食物。 经一年随访未见复发。 【按语】 本病由于患者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导致卫表空虚,卫外不固,风热之邪客于肌表,致使营卫失调而发;经中医辨证,本病当属于中医“隐疹”的范畴,证属“风热疫毒表证”;治疗上,以消风散加味主治此病症,方中荆芥、防风、牛蒡子、蝉蜕开发腠理,透解郁滞肌肤的风毒之邪而止痒,共为主药,乃“痒自风来,止痒必先疏风”之意。因湿热相搏津水流溢,故以苍术辛苦散风祛湿,苦参苦寒清热燥湿,木通渗利湿热,共为辅药。风热客于肌肤,郁而生热,故以石膏、丹皮、知母清热泻火;因风毒之邪与湿热相搏易粍伤阴血,而疏风药荆芥、防风、蝉蜕、牛蒡子、土茯苓和祛湿药苍术、等易耗伤阴血,加之风毒湿热相搏于肌腠,浸淫血脉,恐致气血运行不畅,故以当归和营活血,生地、赤芍清热凉血,胡麻仁润燥养血,亦寓“治风先治血”之意,共为佐药。甘草解毒和中,调和诸药而为使。诸药相合,共奏疏风清热,解毒止痒之效。症状好转后予玉屏风散益气固表,以防复发。 通过选用中医特色疗法毫针针刺泻法以祛风散热,调和营血,自血疗法可以增强自身免疫功能,从而达到免疫平衡的治疗目的,是提高、巩固疗效和防止复发的有效方法。 (本案编写:黄仁鑫) 郑重申明: 由于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不同,本案中的治疗方案仅适用于本案病人当时的病情。未经中医辨证诊治,不得完全照搬本案中的治疗方案。广大读者如有需要,应前往正规医院诊治,以免贻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