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仕富,广东省名中医,主任中医师,湛江市第二中医医院原副院长、骨科主任,湛江市骨伤研究所所长,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50年,创立“招氏平衡整脊法”,获国际医学手法二等奖、华人知名医家金奖、“民族医药之星”、“南粤好医生”等荣誉称号。主持科研立项12项,发表学术论文50篇,参与主编出版著作3部,获科研成果奖6项。
医案是中医临床实践的记录,体现了诊疗过程中理、法、方、药的具体运用,是医家诊治疾病思维过程的表现。历代名家医案是中医药宝库中的瑰宝。我们推出【以案说医】栏目,以期传承精华,启迪我辈,共同进步。
【基本资料】
陈某,女,时年46岁,于2013年9月24日初诊。
【发病过程】
患者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颈部疼痛伴左上肢麻木疼痛,经多家医院检查,确诊为颈椎病。为求专科治疗,于2013年9月24日到我院门诊就诊。
【首诊证候】
症见:患者颈部疼痛,左上肢麻木,左手握力差,右手握力减弱,头晕,睡眠欠佳,二便正常,双下肢活动正常。
查体:颈部僵硬,颈肌痉挛,C4-6棘突及棘突左侧旁开1.0cm处压痛(+),左上肢放射痛,右拇、食、中指感觉减退,左手握力差,右手握力减弱,肱三头肌肌腱反射减弱,颈椎活动受限,臂丛神经牵拉实验(+),椎间孔挤压试验(+)。Hoffman征(-)。舌质暗红,苔白薄,脉涩。
辅助检查:DR正位片示:C4-6钩椎关节增生;侧位片示:颈椎生理曲度消失变直,C4-6椎体缘增生,C4-5,C5-6椎间隙狭窄,相应椎间孔变窄,以C5-6节段明显。
【辨证论治】
西医诊断:神经根型颈椎病。
中医诊断:项痹(血瘀气滞,脉络闭阻证)。
治法: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治疗方案:1、予招氏平衡整脊法:先予松肌理筋等预备手法松解痉挛的肌肉;再予下颈段整脊旋转法治疗,以C5左侧触压痛为明显,患者取坐位,全身放松,令患者头部向后仰约15°-20°,并向左侧旋转15°-20°,术者站于患者背后,左手拇指固定压痛点,右手放于患者前额部,向左下方缓慢旋转,双手协调调整旋转角度,当旋转角度到达患椎痛点时,右手向左下方瞬间旋转发力,常可听到咔嚓声,诊查压痛点消失。
2、针刺治疗:体针处方:大椎、夹脊穴、肩井、膈俞、养老、肩髃、曲池、合谷、外关、天宗,留针30分钟,每日1次。
3、穴位注射:选患侧病变两个夹脊穴予健骨注射液2ml穴注,每2天1次。
处方:予葛根10g,桂枝10g,木瓜10g,三七5g,延胡索10g,白芍10g,川芎5g,羌活5g。
共3剂,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两次温服。
【随诊过程】
三日后复诊:患者颈部疼痛症状明显好转,麻木减轻,继续手法治疗以巩固疗效,手法每周2-3次。
5次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嘱其继续坚持颈部功能锻炼。
随访2年无复发。
【按语】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骨关节退变或伴有软组织损伤病变,压迫相应的神经根而产生的病症称为神经根颈椎病,或称根型颈椎病。此型在颈椎病中发病率最高,其特点临床症状是颈、肩、臂的疼痛或麻木。本病主要累及督脉并手三阳和手太阴经中的一经或几经,损及督脉及相应经脉,使气血瘀滞,或由风寒外袭、寒凝气滞、经筋拘急,使经气不畅。西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病机制是以椎间盘的退变为先导,在神经根管狭窄的基础上,神经根受到压迫,加上化学性物质的刺激,使得神经根内微循环受阻,微小动脉关闭,微小静脉回流障碍发生瘀血,微血管管壁通透性增加、渗出、水肿、粘连,导致神经内压增高,而神经内压增高又加重了微循环的障碍,构成恶性循环。神经根周围组织的充血、水肿以及炎症细胞反应,进一步发展可形成关节增生、椎间孔狭窄,压迫神经根产生根性症状。
本病临床表现为颈肩臂部疼痛,疼痛性质为针刺样、刀割样,多为持续性,也可为阵发性剧痛,可出现一侧上肢疼痛、麻木或感觉障碍,其分布多与受影响的神经根走行的方向一致。病程长者可出现肌力减弱,持物不稳。本案中医辨病辨证,属项痹(血瘀气滞,脉络闭阻证),活血化瘀是治疗本病的基本原则,予颈椎II号方与平衡整脊手法治疗结合针刺、穴位注射等法,缓解肌肉痉挛,松解小关节粘连,促进血运,清除炎症,从而起到标本兼治的目的。同时嘱咐患者改变不良的工作、生活姿势,调整睡枕高度,注意颈项部保暖并配合颈部功能锻炼,常可收到很好的疗效。
(本案编写:招慧)
郑重申明: 由于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不同,本案中的治疗方案仅适用于本案病人当时的病情。未经中医辨证诊治,不得完全照搬本案中的治疗方案。广大读者如有需要,应前往正规医院诊治,以免贻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