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医药服务 > 名院名科名家

【以案说医】胡世平:早攻晚补愈腹水,择时治疗功效彰

发布日期:2024-08-12 16:34:18 来源: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龙岗) 浏览次数:- 字号:

图片

  ▲胡世平,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国家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导师,广东省名中医,全国基层名老中医师承项目指导老师,从事临床与科研工作近40 年,擅治肝胆脾胃及内科杂病,主张“燮理阴阳为纲,扶阳为本”学术思想,提出脾胃病“中焦瘀堵”学说,基于“虚-毒-瘀”理论模式治疗慢性肝病,创肝病临证“三步曲”、“治肝五法”等学术理论。

  医案是中医临床实践的记录,体现了诊疗过程中理、法、方、药的具体运用,是医家诊治疾病思维过程的表现。历代名家医案是中医药宝库中的瑰宝。我们推出【以案说医】栏目,以期传承精华,启迪我辈,共同进步。

  【基本资料】

  庞某,男,时年62岁,于2023年3月13日初诊。

  【发病过程】

  患者1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胀,未予治疗,腹部彩超提示:腹腔大量积液。现患者为求中医治疗,于我院门诊就诊。

  【首诊证候

  症见:患者神志清,精神稍倦,面色晦暗,腹胀明显,食后加重,腹围增大,无腹痛,进食少,小便少,大便日1次,无黑便。

  查体:双下肢轻度水肿。舌暗红,苔白,脉弦滑。

  【辨证论治

  西医诊断:腹水。

  中医诊断:鼓胀-水鼓(气滞湿阻兼脾气亏虚)。

  治法:行气利湿,补气健脾。

  处方:1、予大腹皮15g,黄芪30g,白术15g,桂枝15g,白芍30g,茯苓30g,桑白皮20g,陈皮15g,防己30g,泽泻30g,猪苓30g,盐车前子15g,丹参30g,炙甘草10g,麸炒枳实15g,姜厚朴15g,炒麦芽30g。

  共3剂,每日半剂,水煎服,早餐后温服。

  2、予黄芪30g,山药20g,茯苓30g,泽泻30g,白术15g,枸杞子20g,白芍30g,炙甘草5g,党参30g,炒白扁豆30g,赤小豆30g。

  共3剂,每日半剂,水煎服,晚餐后温服。

  【随诊过程

  二诊:2023年03月19日

  患者查腹水彩超:腹腔未见积液,诉服药后,腹胀明显减轻,食欲增加,双下肢无水肿,精神状态明显好转,二便正常。

  【按语】

  鼓胀,是指腹部胀大如鼓的一类病症,临床以腹大胀满,绷急如鼓,皮色苍黄,脉络显露为特征。类似西医学所指的肝硬化腹水或其他疾病出现腹水者。《医学入门·鼓胀》说:“凡胀初起是气,久则成水……治胀必补中行湿,兼以消积,更断盐酱。”本病总属本虚标实之证,其病理变化为肝脾肾受损,气滞、血瘀、水停腹中,水液停蓄不去,腹部日益胀大成臌。故治当攻补兼施,补虚不忘泻实,泻实不忘补虚

  该患者处方有二,其中处方一以中满分消丸(大腹皮、白术、茯苓、枳实、厚朴、陈皮、桑白皮、车前子、泽泻、猪苓、甘草等)为基础方,具有行气利湿、消胀除满的功效。辅以防己加强除湿利水消肿之功;黄芪、桂枝助阳化气以利湿;丹参活血化瘀助行气利水;白芍、麦芽柔肝健脾和胃。全方以攻为主,利小便,排大便,促进水饮排泄。处方二以补中益气汤合参苓白术散加减(黄芪、党参、白术、茯苓、山药、白扁豆、甘草),具有补气健脾化湿之效。佐以赤小豆、泽泻健脾利湿,枸杞子、白芍、养阴柔肝,助利湿而不伤阴,甘草调和诸药,全方以补为法,诸药合用,化湿而不伤正。

  《素问·生气通天论》云:“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日间阳气旺盛,大剂攻逐水饮既能利水又不至使正气耗伤;夜间阳气内藏,一味攻伐太过,易伤正气至泄泻不止,此时加用补中益气之剂防耗伤太过,避免夜间腹泻影响睡眠。故早上用攻法,夜间用补法,两方合用,相辅相成,共奏泻实补虚之效。胡世平教授治疗此病,盖“鼓胀”皆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治疗中常根据患者邪正盛衰程度予以攻补兼施,或半攻半补,或一攻一补,或三攻一补,或一攻三补等法,如邪盛正不虚者,可用三攻一补;邪盛正虚者用一攻一补或半攻半补;正虚邪不盛可用一攻三补。

  (本案编写:胡世平名医工作室)

    

  郑重申明:

  由于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不同,本案中的治疗方案仅适用于本案病人当时的病情。未经中医辨证诊治,不得完全照搬本案中的治疗方案。广大读者如有需要,应前往正规医院诊治,以免贻误病情。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