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启腾,广东省名中医,专业技术二级岗位,广东医科大学中医学教授,惠州市中医重点专科肝病科主持人,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中医科学科带头人、中医教研室主任、主任医师。从事临床工作40年,擅长治疗各类肝病、消化病、疑难病,对中医内科疑难杂病的诊治有着深入研究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带领中医科团队获得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立项4项、市级科研立项7项、惠州市科技进步奖2项,在国家级及省级杂志公开发表论文、论著约100余篇。
医案是中医临床实践的记录,体现了诊疗过程中理、法、方、药的具体运用,是医家诊治疾病思维过程的表现。历代名家医案是中医药宝库中的瑰宝。我们推出【以案说医】栏目,以期传承精华,启迪我辈,共同进步。
【基本资料】
刘某,女,时年43岁,于2021年08月19日初诊。
【发病过程】
患者既往有慢乙肝病史,定期复查。1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口腔内多处溃疡,以左侧口腔黏膜及左舌边为主,伴牙龈疼痛,口干,饮水不能改善,双目干涩,进食热燥食物易引起咽喉部疼痛。平素情绪不稳,易怒,常有腰酸乏力,睡眠差,大小便正常。
【首诊证候】
症见:患者口腔内多处溃疡,以左侧口腔黏膜及左舌边为主,伴牙龈疼痛,口干,饮水不能改善,双目干涩,进食热燥食物易引起咽喉部疼痛。平素情绪不稳,易怒,常有腰酸乏力,睡眠差,大小便正常。舌尖红,苔黄腻中有裂纹,脉弦细数。
查体:口腔内可见3个溃疡面,表面覆盖黄色假膜,中央凹陷,边界清楚,周围黏膜红而微肿,咽后壁稍红,未见滤泡。
【辨证论治】
西医诊断:复发性阿弗他溃疡。
中医诊断:口疮(肝郁化火,湿热伤阴,心火内扰,虚火上炎)。
治法:清肝降火,利湿养阴,引火归元,解毒消疮。
处方:予加味甘露饮:天冬10g,麦冬10g,生地10g,熟地10g,甘草5g,枇杷叶10g,黄芩10g,石斛10g,山栀10g,肉桂2g,牛膝10g,细辛3g,羌活2g,蜈蚣2g,黄柏5g。
共7剂,每日1剂,水煎至400ml,早晚餐后温服。
【随诊过程】
二诊:2021年08月30日
患者诉服药10剂后黏膜溃疡痊愈,无舌尖、牙龈疼痛,时有口干,睡眠改善,患者症状基本缓解,暂无需用药。
【按语】
口疮患者反复不愈,常伴见火的表现,如口干口苦、头晕头痛、目赤、胸闷不舒、失眠多梦,脉弦细数等,此类患者平素情志不舒,焦虑抑郁,致使肝气郁结,日久化火,烧灼肝阴。按照五行生克关系,肝属木,脾属土,木亢乘土,肝热犯脾,脾失健运,湿热内生,日久伤阴;病在上焦者责之于心,心属火,肝为心之母,肝阴不足,母病及子而导致阴虚火旺,舌为心之苗,手少阴之别上系舌本,心火循经上燔可发为口疮,《证治准绳》:“心脉布舌上,若心火炎上,熏蒸于口,则口舌生疮”。心主血而肝藏血,两脏虚火最易煎灼血液,血热蕴毒则疮疡反复难愈,故治疗以清肝滋阴降火为主。
辨证思路:患者有慢乙肝病史多年,平素烦躁易怒,肝气郁结,肝失疏泄,日久肝络失养,肝阴亏虚,虚火内生,母病及子,心火上犯咽喉、口腔。肝郁化热,横逆犯胃,胃中客热,脾胃受湿,湿热蕴结,熏蒸于上焦,均可导致口舌生疮,本方的病机关键在于阴亏、湿热,辨别证候为肝郁化火,湿热伤阴,心火内扰,虚火上炎,治宜清肝降火,利湿养阴,引火归元,解毒消疮,予加味甘露饮治疗。
本方使用黄芩、山栀子、绵茵陈、黄柏清利湿热、清肝降火;生地、竹叶清心火;枇杷叶清肺胃之热;取细辛、羌活升散之性以助散火,肉桂引火归元,牛膝引血下行;天冬、熟地、生地黄、石斛、麦冬滋肝阴、补肾阴,养心阴;蜈蚣解毒消疮,甘草调和诸药。纵观全方,火得清,湿热得除,阴得养则口疮得愈。患者服药10剂后口疮症状基本消失,再使用胖大海5g、岗梅根、麦冬、石斛各10g泡茶饮,每周3次以滋阴利咽喉善后。
(编者:钟韵畅、李广照、谭宏韬)
郑重申明: 由于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不同,本案中的治疗方案仅适用于本案病人当时的病情。未经中医辨证诊治,不得完全照搬本案中的治疗方案。广大读者如有需要,应前往正规医院诊治,以免贻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