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惠林,广东省名中医,深圳市中医院中医内分泌科主任中医师,医学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国家省市级重点专科——深圳市中医院内分泌病科学科带头人。擅长治疗中医内科疑难杂症、内分泌代谢性疾病。
医案是中医临床实践的记录,体现了诊疗过程中理、法、方、药的具体运用,是医家诊治疾病思维过程的表现。历代名家医案是中医药宝库中的瑰宝。我们推出【以案说医】栏目,以期传承精华,启迪我辈,共同进步。
【基本资料】
刘某,女,50岁,于2021年05月18日初诊。
【发病过程】
患者近1年来月经量少,月经周期 30~60 天,行经 2~3 天,色红,夜间潮热、盗汗,曾于外院查性激素提示性腺功能减退,诊断为“更年期综合征”,予激素替代治疗及中药治疗,效果欠佳,症状反复,遂来院寻求治疗。
【首诊证候】
症见:口干多饮,口苦,咽喉不利,骨蒸潮热,盗汗,五心烦热,纳可,寐欠佳,夜间多次热醒,颈部及眼睑皮肤瘙痒,大便偏干,舌红、苔少,脉细。
月经史:末次月经为 2021年03月09日,量少,行经3天。
既往史:否认子宫肌瘤、贫血等疾病史。
【辨证论治】
中医诊断:绝经前后诸症(阴虚火旺证)。
治法:滋阴降火,交通心肾。
处方:黄连阿胶汤合青蒿鳖甲汤加减。
共7剂,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温服。每次服用中药时,将阿胶烊尽后,稍冷却,加生鸡子黄 1个入汤药中搅匀同服。
【随诊过程】
二诊:2021年05月25日
患者服药后汗出大减,潮热较前稍好转,偶有夜间热醒,仍有颈部及眼睑皮肤瘙痒,舌红、苔薄黄,脉细。
处方:予初诊方加银柴胡、胡黄连各10g,14剂,煎服法同前。
三诊:2021年06月08日
患者已无明显潮热、盗汗,口干、口苦、咽喉不利等症状明显好转,眠可,时长 7~8 h/d,不易醒,已无皮肤瘙痒,舌淡红、苔薄白,脉细。
处方:二诊方去龙骨、牡蛎,加女贞子、墨旱莲各20g,14剂,煎服法同前。
半月后随访,患者诸症皆消。嘱畅情志、调起居。
【按语】
围绝经期综合征可归属于中医学“脏躁”、“百合病”范畴。《素问·上古天真论》曰:“女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我国80%左右女性绝经年龄在44~54岁,女子七七,天癸竭,地道不通,与西医学中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衰竭有异曲同工之妙。天癸衰竭,正是肾精衰竭的体现,肾阴不足以濡养全身,表现出一系列围绝经期症状,如潮热、盗汗、烦躁易怒等阴虚火旺表现。
绝经前后诸症病因主要责于天癸竭,肾阴衰竭,不能上济于心,则心火偏亢;肾阴衰于下,阴虚亦可化火生热,故而表现出骨蒸潮热;虚热迫津液外泄,故见盗汗、口干;肾精始衰,无以生血,冲任二脉失养,故而经期失调,量少;舌红苔少、脉细、均为阴虚之象。四诊合参,本案患者属于阴虚火旺之证,故予黄连阿胶汤合青蒿鳖甲汤加味。
方中黄连、阿胶一清一补,清心火、滋肾水,交通心肾;黄芩清上焦之热;白芍助阿胶滋肾;鸡子黄有“上通心气,下达肾气,居中以达两头”之功。黄连阿胶汤下可滋肾水以治本,上可清心火以治标。本案患者下焦肾阴不足,致使虚热内生,热不外透,内热伏于肌肤,故见肌肤瘙痒,青蒿伍鳖甲以内清外透,佐生地黄、知母以滋肾阴。李教授认为本案患者失眠责之肾水虚兼有心阳亢,治宜滋水清热,加龙骨、牡蛎以潜阳补阴助眠,煅用更助敛阴止汗之效。
二诊时,患者汗出好转,仍觉潮热、皮肤瘙痒,肾中虚热不减,且有外透之意,故加用银柴胡、胡黄连以清虚热。三诊时,患者已无明显潮热汗出,故加二至丸以加强滋养肝肾之阴的功效以补肾水。数剂尽服,药证合拍,余症皆去。
李惠林教授点评:目前围绝经期综合征西医治疗主要以激素替代为主,但长期激素替代治疗可能增加患乳腺癌等疾病的风险。围绝经期是女性必不可少的一个阶段,医者能做的就是缩短这个过程,减轻患者的不适感。
郑重申明: 由于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不同,本案中的治疗方案仅适用于本案病人当时的病情。未经中医辨证诊治,不得完全照搬本案中的治疗方案。广大读者如有需要,应前往正规医院诊治,以免贻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