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崇博,广东省名中医,广州市正骨医院黄氏正骨手法第二代传承人、广州市正骨医院原院长、中医骨伤科学术带头人、主任中医师,从事临床和医学研究40余年,对中西医结合治疗骨伤科疾病、疑难杂症颇有见地,接骨手法以轻巧细腻见,重视骨科治疗与康复一体化。申报广东省中医药局建设项目、广东省医学科研基金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等8个项目被批准立项并获政府资助。
医案是中医临床实践的记录,体现了诊疗过程中理、法、方、药的具体运用,是医家诊治疾病思维过程的表现。历代名家医案是中医药宝库中的瑰宝。我们推出【以案说医】栏目,以期传承精华,启迪我辈,共同进步。
【基本资料】
徐某,男,时年43岁。
【发病过程】
患者因左髋关节疼痛,左下肢疼痛不适,行走活动后疼痛加重,于2021年年11月于外院住院保守治疗,症状好转出院。出院活动后,左髋关节疼痛再次加重,于2022年1月10日于中医药大学就诊,拟“左髋关节痛(骨髓水肿综合征)”收入入院治疗。1月12日行左股骨头髓芯减压术,术后3天伤口稳定出院,门诊复查。术后伤口愈合,患者仍见左髋关节疼痛不适,负重及行走髋关节疼痛明显,并见左下肢痹痛不适,行走不利。于1月27日扶拐来诊。
【首诊证候】
诊见:左髋关节疼痛,扶拐跛行,左下肢负重用力痹痛不适,左腹股沟中点压痛,髋关节旋转功能首先,屈髋少首先,4字实验(+),直腿抬高试验(-)。形体稍偏胖,语言清晰,稍有口吃,尚流利,面色少华,易出汗,舌质暗,苔白厚,脉浮。
【辨证论治】
西医诊断:左髋关节炎。
中医诊断:痹证(风寒湿痹)。
治法:祛风除湿,温经宣痹。
处方:桂枝15g、麻黄15g(先煎)、熟附子10g(先煎)、白芍30g、知母10g、防风15g、白术15g、甘草10g、生姜3片。6剂,加水五碗,煎取一碗半,分两次服用。
【随诊过程】
二诊:
患者服药后左髋关节疼痛明显减轻,左下肢负重疼痛减轻,髋关节活动较前患者,活动仍有疼痛不适,继续按原方服用一周。
三诊:
左髋关节疼痛不明显,负重及行走无明显疼痛,久走后少觉左下肢有轻微麻痛感,舌暗红,苔白,脉细。考虑患者病程较长,营卫气血俱有不足,予以予以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以调补营卫气血。
处方:黄芪30g、桂枝15g、白芍15g、茯苓30g、甘草15g、金樱子15g、桑螵蛸15g。6剂,加水五碗,煎取一碗半,分两次服用。
四诊:
左髋关节无疼痛,活动灵便,行走及负重未见髋部及左下肢不适,现已可以弃拐行走。再服用加减黄芪桂枝五物汤1周停药。
患者共服药4周。于2023年3月随访患者,左髋未见不适,行走活动未见异常。
【按语】
髋关节炎又称为髋关节骨关节炎,是临床上由于各种因素导致髋关节发生退行性病变,而引起的关节软骨、周围结构进行性损害。患者主要表现为髋关节疼痛和功能受限。
此例患者无外伤情况下,无端出现左髋关节疼痛不适,行走不利。于外院住院并行左髋钻孔减压术,仍见左髋行走疼痛,无静息痛,行走不利。首诊患者左髋关节疼痛明显,肿胀不明显,舌质暗,苔厚白,脉浮。
黄师认为本病的主要病机为风寒湿邪流于关节筋骨之间,气血运行不畅,故肢节疼痛。在临证中以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以祛风除湿,通阳散寒。
桂枝芍药知母汤出自《金匮要略》之《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诸肢节疼痛,身体尪嬴,脚肿如脱,头眩气短,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
《脚气钩要》:桂枝芍药知母汤治脚气痛痹,转筋不仁。
《金匮要略》治湿诸方有:麻黄加术汤、麻杏苡甘汤、防己黄芪汤,诸方各有所主。而风湿相搏之桂枝附子汤、白术附子汤、甘草附子汤,后世更称为风寒湿三方、三附子汤,可以说桂枝芍药知母汤是诸方之综合化裁而成。
桂枝芍药知母汤由风毒引起之肿痛,既有风有寒,亦兼夹湿,兹用桂枝、防风以发表行痹;生姜散寒;甘草缓急;芍药、知母和阴清热;附子行阳除寒;白术温脾行湿;共同协作,成为祛风、散寒、行湿、和血、止痛之有力方剂。
患者服用中药2周后,髋关节疼痛消失,考虑病程较长,耗伤气血,素体有肝肾不足,予以服用黄芪桂枝五物汤以调补营卫气血,加金樱子、桑螵蛸以补肾助阳。
(本案编写:周敏杰、李杰华)
郑重申明: 由于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不同,本案中的治疗方案仅适用于本案病人当时的病情。未经中医辨证诊治,不得完全照搬本案中的治疗方案。广大读者如有需要,应前往正规医院诊治,以免贻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