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文彬,广东省名中医,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中医院针灸大科主任、学科带头人,广东省医学领军人才,中国针灸学会副会长,广东省针灸学会会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手法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从事针灸临床、教学、科研工作36年,主编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十三五”规划教材、全国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材《针灸学》等专著15部,主持国家级课题10项、省部级课题35项,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3项,国家发明专利3项、实用型专利8项。
医案是中医临床实践的记录,体现了诊疗过程中理、法、方、药的具体运用,是医家诊治疾病思维过程的表现。历代名家医案是中医药宝库中的瑰宝。我们推出【以案说医】栏目,以期传承精华,启迪我辈,共同进步。
【基本资料】
颜某,男,时年64岁。
【发病过程】
患者3年前开始出现动作迟缓、肢体震颤,偶伴头晕,于2018年1月至外院住院,诊断为“动脉硬化性脑病”,经治疗后症状好转出院。后患者逐渐出现双下肢肢体震颤,行动迟缓加重,5月再次于外院就诊,诊断为“帕金森病”,予美多芭对症治疗后,患者症状好转出院。2020年初开始出现双上肢不自主震颤,现规律服用卡左双多巴缓释片。患者肢体不自主震颤、动作迟缓,为求中医治疗遂至针灸门诊就诊。
【首诊证候】
刻诊:患者肢体不自主震颤、动作迟缓,怕冷,易疲倦,打嗝,眠差易醒,纳一般,口干,小便调,大便难解,2日一行。舌暗红,苔白腻,脉弦滑。
体格检查:神清,言语欠清,四肢不自主震颤,四肢肌力5-级。
辅助检查:2020.5头颅MR:脑内少许腔隙性脑梗塞,MRA提示动脉硬化。TCD:1、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降低;2、脑动脉硬化血流频谱改变。脑电图:界线性脑电图。SCL-90:躯体化2.92,强迫3.10,人际关系3.33,抑郁3.54,焦虑3.20,敌对2.50,恐怖2.57,偏执2.33,精神病性2.80,其他3.29。
【辨证论治】
西医诊断:1、帕金森病;2、焦虑性抑郁症。
中医诊断:颤病(心肾不交,心胆失调)。
治则:补益心肾,调节心胆。
处方:
针刺:百会、印堂、头维、廉泉三针、鸠尾、中脘、气海、太渊、阳陵泉、太溪;
精灸:百劳、肺俞、引气归元、四花、肾俞、命门、承山、绝骨、原穴接经、涌泉各2壮;
刺络:心俞、肝俞双;
埋针:神堂、俞府、魂门双;
耳针:心、胆、肾交替。
【随诊过程】
按以上处方,每周治疗2次,8次为一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患者肢体震颤明显减少,后续间断门诊复诊。
【按语】
帕金森病又称为震颤麻痹,属中医学“颤震”“颤证”范畴,临床主要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和姿势步态异常,多数患者伴有面具脸、情绪低落、精神不振、疲劳、抑郁等一系列阴类症状的表现。《素问·生气通天论篇》中提到“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因此符文彬教授认为本病的主要病机是阳气虚弱、经脉失养。因此,在治疗上应以调补阳气为主,重点加强背部、腰骶部足太阳膀胱经循行线上的治疗,以振奋阳气,发挥其“养神柔筋”的功效,改善患者的神志障碍和肢体运动功能障碍。
一针:百会、印堂均位于督脉,督脉为“阳脉之海”,百会乃诸阳之会,居人体头部正中最高点,印堂为督脉经外奇穴,针刺百会、印堂可通督升阳。患者打嗝、大便难解,考虑胃气不降,选用足阳明胃经头维降气止呃。廉泉为任脉和阴维脉交会穴,针刺廉泉三针可生津,改善语言功能。鸠尾为任脉络穴,膏之原,可通调任督,有培补后天、滋养先天之效。中脘、气海均位于任脉,中脘可温中和胃,气海培补阳气。阳陵泉穴为足少阳胆经合穴,又为胆之下合穴,八会穴之筋会,有养血柔筋、舒筋通络的作用,能够缓解患者筋脉拘挛的临床症状。太渊为手太阴肺经之输穴、原穴,八会穴之脉会,《针灸大成》曰“噫气上逆:太渊、神门”,肺主气,肺经之太渊穴有降气之功。太溪为足少阴肾经之输穴、原穴,可补益肝肾。
二灸:帕金森病的表现为一派阳虚凝滞、形体不足之象,艾灸能够迅速温补人一身之阳气,达到养神柔筋的目的。足太阳膀胱经,“是主筋所生病者”,选取膀胱经的背腧穴肺俞、四花、肾俞和承山穴艾灸,能够缓解筋脉拘挛。精灸引气归元可固本培元、通调任督。四花穴为双侧膈俞、胆俞的统称,共计4个穴位。膈俞为八会穴之血会,属阴,有行血活血宽胸之功;胆俞为胆腑之气在背部输注之部位,《医学见能·诊法》有“胆者,肝之腑,属木。主升清降浊,疏利中土”,故胆俞具有疏利肝胆、升清降浊之功。胆俞属阳,膈俞属阴,一阳一阴,一气一血,相互制约,相互为用,调气和血,调整阴阳相得益彰。命门位于督脉,涌泉为肾经腧穴,有滋阴助阳之功。绝骨为“髓会”,精灸绝骨可补益脑髓。
大接经法载于《卫生宝鉴》,按照十二经络的气血流注顺序针刺十二经井穴,振奋周身气机,沟通十二经脉气血,使经脉气血得以正常交接。《内经》提到“阴者主脏,阳者主腑,阳受气于四末,阴受气于五脏”“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符教授根据这一理论对“大接经法”进行发挥,易针刺为灸法,形成“大接经灸法”,且从井穴接经拓展到原穴接经、原络接经,用于治疗多种疑难病症,疗效满意。原穴是脏腑的原气经过和留止的部位。具有虚可补、实可泻的双相调节功能。《难经·六十六难》说:“脐下肾间动气者,人之生命也,十二经之根本也,故名曰原(气)”。《灵枢·九针十二原》提到“五脏六腑之有病者皆取其原也”。帕金森病就病位而言,涉及多脏腑、多经脉的共病,病邪可深入至血络、膏肓、骨髓等层次,因此用十二经原穴接经灸法可以温通经脉,大补元气。
三巩固:心俞有安神镇静之功,肝俞有疏利肝胆、升清降浊之效,二穴刺络放血以调气和血、攻补兼施。二穴皆位于足太阳膀胱经,两者合用也是符教授心胆论治的体现。神堂为心俞旁开1.5寸,魂门位于肝俞旁开1.5寸,二穴皆位于膀胱经第二侧线,可治疗神志病,改善患者的抑郁情绪,俞府位于足少阴肾经,有化痰之效。三穴埋针可巩固疗效。配合耳针心、胆、肾交替,也是标本兼治之意。
符文彬教授采用“一针二灸三巩固”的整合针灸模式治疗帕金森病,从阳气论治,重用大接经灸法,攻补兼施,标本兼治,疗效显著。
(本案编写:王谦,指导:符文彬)
郑重申明:
由于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不同,本案中的治疗方案仅适用于本案病人当时的病情。未经中医辨证诊治,不得完全照搬本案中的治疗方案。广大读者如有需要,应前往正规医院诊治,以免贻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