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医药服务 > 名院名科名家

【以案说医】傅应昌:龙胆泻肝汤治疗不寐

发布日期:2023-10-24 17:37:59 来源:阳江市人民医院 浏览次数:- 字号:

  图片

  ▲傅应昌,广东省名中医,主任中医师,阳江市人民医院原副院长,从事中医临床近40年,临床经验丰富,辨证精确,用药稳妥,擅长外感热病、咳嗽、不孕不育症、颈椎病、腰腿痛、中风、高血压病、冠心病及慢性胃炎的治疗。主持省级科研立项3项,参与4项,主持市级科研立项5项,参与4项。发表国家级论文15篇,省级论文8篇,并参与1部专著的编写。

  医案是中医临床实践的记录,体现了诊疗过程中理、法、方、药的具体运用,是医家诊治疾病思维过程的表现。历代名家医案是中医药宝库中的瑰宝。我们推出【以案说医】栏目,以期传承精华,启迪我辈,共同进步。

  【基本资料】

  张某,男,时年50岁,2019年8月14日初诊。

  【发病过程】

  患者半年余前开始出现失眠,平均一晚上睡眠时间4-5小时。

  【首诊证候

  刻诊症见:患者诉失眠半年,伴随烦躁,难以入睡,入睡后梦多、易醒,口干口苦,容易口臭,精神尚可,胃纳一般,大便偏干,小便正常,舌淡红、舌尖红、舌苔黄腻,脉滑数。

  【辨证论治

  中医诊断:不寐。 

  证候诊断:肝火扰心证。

  治法:清泻肝火,宁心安神。

  处方:龙胆泻肝汤去当归,加鸡内金、淡竹叶、麦冬。龙胆草10g、柴胡10g、黄芩10g、栀子10g、泽泻10g、通草10g、车前子15g、地黄15g、炙甘草5g、鸡内金10g、淡竹叶10g、麦冬10g。7剂,水煎内服。

  【随诊过程

  二诊:2019年8月21日

  患者诉心烦好转,口臭改善,睡眠稍有延长,大便溏,舌脉变化不大。在上述基础上去地黄,继续守方治疗。用方:龙胆草10g,柴胡10g、黄芩10g、栀子10g、泽泻10g、通草10g、车前子15g、炙甘草5g、鸡内金10g、淡竹叶10g、麦冬10g。7剂,水煎内服。

  三诊:2019年8月28日

  患者夜间睡眠可延长至5-6小时,但仍梦多。心烦、口臭、口干口苦有好转,舌淡红舌尖偏红,舌苔薄黄腻,脉滑。在二诊基础上去通草,加远志,石菖蒲,变更为:龙胆草10g,柴胡10g、黄芩10g、栀子10g、泽泻10g、车前子15g、炙甘草5g、鸡内金10g、淡竹叶10g、麦冬10g、远志6g、石菖蒲6g。继续7剂,水煎内服。

  一周后电话复诊,患者诉睡眠尚可,精神状态,心烦口臭等不适缓解,嘱其继续服药7天以巩固治疗。

  【按语】

  患者半年前因工作压力过大开始出现失眠,考虑精神原因引起肝气郁结,从而肝郁化火,肝火偏盛,阳不入阴,阴不制阳,则出现失眠现象。此医案中患者肝郁化火情况明显,故使用龙胆泻肝丸加减治疗。龙胆泻肝丸方出自金元《兰室秘藏》,有清肝利胆、利湿热作用,方中当归相对燥热,故去当归。考虑患者有肝火扰心出现的烦躁中,易怒现象,加淡竹叶、麦冬清心火。患者容易口臭,考虑脾胃运化失调,加鸡内金以助消化。二诊时患者溏便,考虑是火邪湿毒外排的表现,但为避免患者大便进一步溏稀,则去生地。三诊时患者情况好转,梦多,加入远志、石菖蒲豁痰开窍安神。

  (本案编者:范慧婕)

    

  郑重申明:

  由于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不同,本案中的方药和剂量仅适用于本案病人当时的病情。未经中医辨证诊治,不得照搬使用本案中的处方和剂量。广大读者如有需要,应前往正规医院诊治,以免贻误病情。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