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恒旺,广东省名中医,中医内科主任医师,广州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中医师承博士生导师,广州中医药大学茂名医院(茂名市中医院)脑病科(广东省“十一五”中医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广东省首批名中医师承项目指导老师、广东省中医师承“薪火工程”指导老师,茂名市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多年来一直从事中医脑病(神经病学)临床、科研、教学工作,着重中风病、眩晕、头痛、癫痫、失眠症、帕金森病、抑郁症、焦虑症、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
医案是中医临床实践的记录,体现了诊疗过程中理、法、方、药的具体运用,是医家诊治疾病思维过程的表现。历代名家医案是中医药宝库中的瑰宝。我们推出【以案说医】栏目,以期传承精华,启迪我辈,共同进步。
【基本资料】
郭某,男,时年72岁,2021年3月15日初诊。
【发病过程】
主诉:失眠半月。
现病史:患“冠心病、心房颤动、脑梗死”右侧肢体偏瘫、语言欠流利2年,常来门诊取药预防中风复发。近半月受凉感冒后出现失眠。
【首诊证候】
刻诊症见:夜难入眠、易惊醒、每晚入睡1~2小时,并觉胸闷胀满,心烦,面浮双小腿以下肿,头晕视朦,食欲不振,疲乏无力,大便溏,小便不利。舌质淡紫、苔白滑,脉沉细软而结。
【辨证论治】
西医诊断:失眠症。
中医诊断:不寐——水饮凌心。
治法:温阳潜镇,化气利水。
处方:真武汤合四逆汤加味。熟附片10克(先煎),茯苓30克,生姜10克,炒白术20克,炒白芍10克,干姜10克,炙甘草10克,生龙骨30克(先煎),生牡蛎30克(先煎)。5剂,水煎服。
【随诊过程】
二诊:3月20日
睡眠好转,每晚入睡4~5小时,胸闷心烦、面浮双小腿肿减轻,小便较流畅。以济生肾气丸善后。
【按语】
《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本案年老久病,心肾阳衰,今伤寒更伤阳气,阳气更虚,致水液气化不利,水饮泛滥,凌心则神不安宅而心悸不寐;饮邪弥漫,中州无光,土不制水而水肿便溏。治当温阳潜镇,化气利水,方选真武汤合四逆汤加龙骨牡蛎。阳气不足,卫气运行失常,阳到不了结点,进不了阴,就要温阳,因气虚推动不了卫气到点要温阳补气。如果单纯阳气不足,心阳不足用桂枝甘草汤,脾阳不足用甘草干姜汤,肾阳不足用附子干姜汤。阳气虚,阳气又浮,阳不能入阴,既要温阳又要收潜阳气,用四逆汤加龙骨牡蛎磁石,温阳潜镇。
郑重申明:
由于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不同,本案中的方药和剂量仅适用于本案病人当时的病情。未经中医辨证诊治,不得照搬使用本案中的处方和剂量。广大读者如有需要,应前往正规医院诊治,以免贻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