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忆,广东省名中医,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中医科主任,主任中医师。主持省市级科研项目5项,发表论文30余篇。擅长月经失调、闭经、不孕症、更年期综合症、慢性咽炎、慢性咳嗽等疾病的诊治,对不孕不育、顽固性咳嗽具有独到的治疗经验。
医案是中医临床实践的记录,体现了诊疗过程中理、法、方、药的具体运用,是医家诊治疾病思维过程的表现。历代名家医案是中医药宝库中的瑰宝。我们推出【以案说医】栏目,以期传承精华,启迪我辈,共同进步。
【基本资料】
廖某,女,时年25岁。
患者于4/8开始无明显诱因出现右颌下红肿疼痛,当时无发热恶寒,无鼻塞流涕、咽痛咳嗽、其余淋巴结肿痛等症,于当地医院予中药汤剂口服治疗,病情好转后反复,复诊时查血象提示“白细胞升高”,再予西药抗生素口服,症状仍反复,并于10/9晚开始出现发热,每日午后体温上升,多在38.5摄氏度以上,最高达39.6摄氏度,伴恶寒、头痛、全身关节疼痛、疲倦乏力,未予特殊处理即可自行退热,复查血常规提示“白细胞降低”,查体表肿物彩超:右侧颈部颌下腺区多发淋巴结,考虑反应性淋巴结可能性大。予对症降温处理后,发热症状未见好转,并开始出现全身红疹,伴少许瘙痒,干咳无痰,鼻塞流清涕。于2017年9月就诊。
【首诊证候】
症见:诊时发热,全身红疹,伴少许瘙痒,干咳无痰,鼻塞流清涕。精神状态较差,纳眠一般,大便4日未解,小便偏黄。舌红苔薄黄,中有裂纹,脉弦细数。
【辨证论治】
中医诊断:湿温病。
辨证:热入营分证。
治法:清热化湿,退热解毒。
处方:仙方活命饮加减。防风5g,白芷10g,陈皮10g,当归15g,皂角刺15g,天花粉15g,浙贝母15g,乳香10g,没药10g,醋龟甲30g(先煎),青蒿10g(先煎),生地15g,知母15g,丹皮15g,大黄15g,5剂。
【随诊过程】
二诊:2017年9月26日
精神好转,已3日未有发热,右颌下红肿疼痛程度较前减轻,四肢皮疹较前消退,少许干咳,头痛、疲倦乏力等症稍好转。予上方去青蒿、大黄,续服5剂。
三诊:2017年10月2日
患者右颌下红肿疼痛等症较前缓解,近日往来寒热,且有恶寒寒战、疲倦纳差等表现,予小柴胡汤加减:柴胡10g,黄芩15g,党参10g,法夏10g,浙贝母15g,皂角刺15g,天花粉15g,鸡内金15g,大枣10g,生姜3片;3剂。后发热渐退,各症好转。
【按语】
此病人为年轻女性,发热、局部肿痛,考虑为阳证痈疡,为热毒壅聚、气滞血瘀痰结而成。疮疡内治法的总则为消、托、补。本病尚算初期,局部尚未成脓,故用仙方活命饮清热解毒、活血散结,旨在尽早退热存阴、消肿止痛。后患者虽总体症状好转,发热却有所反复,不论西医如何诊断,中医均以当时辨证为基础调整方药,不可教条地根据单纯痈疡的初、中、末期进行治疗,以免过早进补,闭门留邪。 仙方活命饮、五味消毒饮、四妙勇安汤均为阳证疮疡的常用方,均有清热解毒之功。三方的不同点在于:仙方活命饮为痈肿初起的要方,除清热解毒之外,还配伍疏风、活血、软坚、散结之品,功能清热解毒,消肿溃坚,活血止痛;五味消毒饮重在清热解毒,其清解之力较仙方活命饮为优,侧重消散疔毒;四妙勇安汤主治脱疽之热毒炽盛者,药少量大力专,且须连续服用。临床需根据辨证选用合适的药方。 郑重申明: 由于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不同,本案中的方药和剂量仅适用于本案病人当时的病情。未经中医辨证诊治,不得照搬使用本案中的处方和剂量。广大读者如有需要,应前往正规医院诊治,以免贻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