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医药服务 > 名院名科名家

【以案说医】张忠德:灵活祛邪平咳喘,健脾扶正定肺痿

发布日期:2023-06-23 10:25:02 来源:本网 浏览次数:- 字号:

  图片

  图片

  ▲张忠德,全国名中医,岐黄学者,中医内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广东省中医院院长,岭南甄氏杂病流派第四代主要代表性传承人。擅长中医辨治肺系病及疑难病,尤其在久咳、顽咳、久喘的中医辨治方面有独特见解;善用“平调五脏”治疗内科及妇儿疑难杂症。在患者疾病康复方,善用个体化药膳进行预防与治疗。

  医案是中医临床实践的记录,体现了诊疗过程中理、法、方、药的具体运用,是医家诊治疾病思维过程的表现。历代名家医案是中医药宝库中的瑰宝。我们推出【以案说医】栏目,以期传承精华,启迪我辈,共同进步。

  【基本资料】

  周某,男,时年79岁,初诊:2014年12月9日。

  半年前开始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咯白黏痰量少,气促,病情呈进行性加重,在广西某医院查肺CT示:双肺网织状病变。行肺功能示:中度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诊断为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具体治疗不详。患者自诉曾服用激素治疗,症状未见明显改善,由于副作用较大,便自行停用。遂于门诊就诊。

  【首诊证候】

  症见:咳嗽,咳痰,色白质黏,不易咯出,气短气促,动则加重,步行约50米即喘促,疲倦乏力,胃纳差,平素易感冒,眠尚可,小便调,大便偏烂,舌淡红,苔薄白,边有齿印,脉沉细。

  【辨证论治

  西医诊断: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

  中医诊断:肺痿。

  辨证:肺脾气虚,痰浊阻肺。

  治法:补肺健脾,祛痰化浊。

  处方:炒麦芽20克、炒白术20克、浙贝母20克、前胡15克、紫菀15克、法半夏10克、太子参15克、布渣叶10克、蜜麻黄10克,水煎服,共7剂。

  【随诊过程

  二诊:2014年12月16日

  服药后咳嗽、气短气促较前明显缓解,但夜间低热,体温波动在37.1~37.9℃之间,查血常规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少许咳嗽,痰多色白,口干,咽痛,自汗,流涕,纳眠可,小便黄,大便偏干,舌红,苔黄微腻,脉细。辨证为肺气虚夹有风热,治疗以疏风解表,清热利咽为主。

  处方:柴胡15克、羌活15克、土牛膝20克、牛蒡子15克、炒六神曲15克、苦杏仁10克、青蒿15克(后下)、连翘15克,共4剂。当日饮1剂,之后每日饮2剂,分早晚饮。

  三诊:2014年12月23日

  偶有咳嗽,夜间或晨起为主,少许气促,夜间低热较前明显缓解,体温波动在37~37.3℃,少痰,质黏,口干,无咽痛、流涕、自汗等不适,二便调,舌淡红,苔薄黄,脉细。在第一诊基础上去浙贝母、太子参、蜜麻黄等;加橘红10克、细辛3克温肺散寒,麦冬15克养阴益胃生津,《本草思辨录》:“土能生金,肺气全恃胃阴以生,胃气润,肺自资其益也。”桑白皮15克泻肺金之有余,止咳定喘。共14剂。

  四诊:2015年1月20日

  无明显咳嗽,无气短、气促等不适,但仍有怕冷,疲倦乏力,纳眠尚可,二便调,舌淡红,苔薄白,脉细。上方去橘红、细辛、麦冬、麦芽等;加党参15克、桂枝10克、大枣20克补肺健脾、温通经脉、平冲降逆,桑椹15克益精血、炒六神曲15克醒脾和胃。

  【按语】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是种原因不明的间质性肺疾病,其年发病率约为7/10万~16/10万,中位生存期约为3~5年,患者普遍预后较差,死亡率较高。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将其归属于中医学“肺痿”“肺痹”范畴。《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并治》中首先提出肺痿病名,曰“热在上焦者,因咳为肺痿”。肺痿即肺气痿弱不用,或为热灼,或为肺中冷,肺气不用,以致或咳、或吐涎沫不止。张教授认为多因正气渐衰,或寒、痰、湿、热、瘀等病邪胶固不解耗伤人体气血,肺叶焦枯不荣,肺气不用,日久而痿。此患者因肺气不足,脾失健运所致。肺主一身之气,而全身气机的升降出入无不依赖于脾胃的升清降浊。脾胃清阳不升,则肺气无力宣发,水谷精微不能上承输布全身。肺气不足,肺失宣降,脾失健运,湿聚成痰,痰浊壅滞于肺而出现咳嗽,咯白痰,气短,气促;脾主四肢,又主筋,脾虚不运而出现疲倦乏力,胃纳差,大便烂;舌淡红,苔薄白,边有齿印,脉沉细均为肺脾气虚,痰浊阻肺之象。

  治疗应以补肺健脾,祛痰化浊为主。初诊时祛痰止咳兼醒脾补脾和胃;二诊时因肺脾不足为底,不慎感受风热之邪而出现低热,用炒六神曲来醒脾和胃,以免苦寒清热之品损伤脾阳,待外感风热之邪祛除后三诊、四诊开始温肺散寒通阳,健脾补肺,同时益胃生津来补肺阴,补血益阴助肺行血。

(本案编者:金连顺 主治医师)

  郑重申明:

  由于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不同,本案中的方药和剂量仅适用于本案病人当时的病情。未经中医辨证诊治,不得照搬使用本案中的处方和剂量。广大读者如有需要,应前往正规医院诊治,以免贻误病情。■

  【来源:张忠德全国名中医传承工作室,医学指导:张忠德 主任医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