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医药服务 > 名院名科名家

【以案说医】邹旭:清泄三焦法治疗冠状动脉心肌桥、糖尿病案

发布日期:2023-05-25 17:58:32 来源:本网 浏览次数:- 字号:

  图片

  图片

  ▲邹旭,广东省名中医,主任中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中医院重症医学科大科主任。师承国医大师邓铁涛,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擅长中医药治疗心血管疾病、急危重症、传染病及疑难杂病。新冠疫情期间,驰援多地开展中西医联合巡诊,2022年作为中央援港抗疫中医专家组成员赴港。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好医生”、“人民好医生”、“广东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等称号。

  医案是中医临床实践的记录,体现了诊疗过程中理、法、方、药的具体运用,是医家诊治疾病思维过程的表现。历代名家医案是中医药宝库中的瑰宝。我们推出【以案说医】栏目,以期传承精华,启迪我辈,共同进步。

  【基本资料】

  李某,男,时年61岁,初诊:2021年4月15日。

  反复胸闷痛多年,伴皮肤瘙痒,既往诊断为冠状动脉心肌桥、高血压2级、2型糖尿病,空腹血糖波动在7~9mmol/L。

  【首诊证候】

  症见:胸闷痛,心悸,头痛头晕,视物稍模糊,口干,胃部不适,腰痛,双膝痛,皮肤瘙痒,易疲倦乏力,额头可见红色湿疹,眠可,大便1次/日,小便不畅。舌暗红,苔薄黄,脉弦滑数,双寸沉,双关动,尺脉先跳。空腹血糖7.2mmol/L。

  【辨证论治

  中医诊断:胸痹。

  考虑其病属阳明、少阳、太阴、厥阴、少阴;病位在胃、胆、三焦、肺、脾、肝与肾;辨证为胃热脾虚,胆热肝寒,三焦郁火。

  西医诊断:1、冠状动脉心肌桥;2、2型糖尿病;3、高血压2级。

  治法:清热祛湿,活血化瘀。

  处方:归一饮合五苓散加减。熟附子3g、干姜5g、炙甘草10g、川牛膝10g、葛根30g、桂枝10g、茯苓20g、猪苓30g、黄连10g、法半夏15g、石菖蒲20g、赤芍10g、川芎10g、五指毛桃30g、麦冬30g,14剂,日1剂,水煎服,早晚分服。

  其他:嘱患者多晒太阳,每周跑步3~5次,每次跑步约20分钟。

  【随诊过程

  二诊:2021年5月10日

  患者精神状态好转,胸闷痛减轻,少许心悸,偶头晕,胃部不适好转,左颈部见红色湿疹,近期空腹血糖6.5mmol/L,餐后血糖10+mmol/L。于前方基础上,去滋阴之麦冬,加黄连至15g,并加黄柏10g增强燥湿之力,赤芍加至30g,并加皂角刺10g活血通络,金盏银盘30g清热解毒、活血散瘀,山药30g健脾益肾,石膏30g增强清泄阳明热邪之力。共14剂,水煎服,日1剂。

  三诊:2021年7月5日

  患者无胸闷痛,暂无头晕头痛,额头皮肤瘙痒,舌暗红苔薄黄,脉弦滑数,双寸沉弱,尺脉动,近期空腹血糖波动于5~7mmol/L。于前方基础上,去石膏、葛根,合大柴胡汤加减以和解少阳,清泻大肠热结,黄连加至20g,加泽泻、猪苓以利水不伤阴,鸡血藤30g养血活血。

  【按语】

  在本案例中,患者血糖波动大,且西药控制不佳,治疗难度较高。邹教授结合患者舌脉,精准抓住病机,总体辨证施治,不仅解决了胸痛的问题,还把血糖给稳定下来了。邹教授指出,患者脉弦滑数,双关动,尺脉先跳,根据长桑君脉法,提示阳明燥热,少阳郁火,阳亢阴伤。三焦郁热,炼液为痰为湿。痰湿痹阻心脉,故胸闷痛,心神失养,故心悸;郁火上扰,阳亢阴伤,故见头痛头晕,视物模糊,口干;痰湿困阻脾胃,故胃部不适,留于经络关节,故腰痛、双膝痛;痰湿困阻,气血流通受阻,故易疲倦乏力;湿留下焦,故小便不畅。李先生虽有胸痛、皮肤瘙痒、糖尿病等诸多病证,但是病机总属胃热脾虚,胆热肝寒,三焦郁火,,治疗上以清泻三焦为主,总体辨证施治,故虽未用降糖药而能收降糖之效。其中黄连在糖尿病的治疗中起到关键作用。

  黄连性苦寒,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功效为清热燥湿,泄火解毒。尤长于清泄中焦脾胃、大肠湿热,治胃热炽盛,消谷善饥,烦渴多饮之消渴。消渴的病机为阴虚燥热,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中医治疗多以清热润燥,养阴生津为主。而黄连为大苦大寒之品,苦燥易伤阴津,按理来说应为阴虚燥热之消渴的禁忌,但其实消渴的病机除了阴虚燥热之外,还有湿热内盛、痰瘀阻络等,李先生此例则为胃热脾虚,胆热肝寒,三焦有热,炼液成痰成湿,故用黄连正对其证,而可达降糖之效。

  郑重申明:

  由于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不同,本案中的方药和剂量仅适用于本案病人当时的病情。未经中医辨证诊治,不得照搬使用本案中的处方和剂量。广大读者如有需要,应前往正规医院诊治,以免贻误病情。■

  【来源:广东省中医院 ,医学指导:邹旭 主任医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