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医药服务 > 名院名科名家

【以案说医】邹旭:化痰泻火法治疗房颤

发布日期:2023-05-16 15:18:16 来源:本网 浏览次数:- 字号:

  图片

  图片

  ▲邹旭,广东省名中医,主任中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中医院重症医学科大科主任。师承国医大师邓铁涛,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擅长中医药治疗心血管疾病、急危重症、传染病及疑难杂病。新冠疫情期间,驰援多地开展中西医联合巡诊,2022年作为中央援港抗疫中医专家组成员赴港。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好医生”、“人民好医生”、“广东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等称号。

  医案是中医临床实践的记录,体现了诊疗过程中理、法、方、药的具体运用,是医家诊治疾病思维过程的表现。历代名家医案是中医药宝库中的瑰宝。我们推出【以案说医】栏目,以期传承精华,启迪我辈,共同进步。

  【基本资料】

  叶某,男,时年56岁,初诊:2021年12月2日。

  患者分别于2013年、2018年分别做了两次房颤射频消融术,但是术后几个月房颤又再次复发,一直没有得到妥善解决。2021年7月,患者第三次住院治疗,行房颤射频消融术及Marshall静脉无水酒精化学消融术,11月房颤再度复发。10余年的房颤让患者苦不堪言,伴随而来的失眠、心悸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患者的日常工作和生活。2021年12月,患者经朋友介绍来到了广东省中医院邹旭教授门诊处就诊。

  【首诊证候】

  症见:胸闷,心悸,胃部不适,失眠,皮肤易痒,大便正常,舌嫩红,苔薄白,寸上脉,脉结代。  

  【辨证论治

  中医诊断:心悸(心脾两虚、痰火上扰) 。

  西医诊断:心房颤动。 

  治法:养心健脾,化痰泻火

  处方:红参10g(先煎)、干姜5g、炙甘草10g、柴胡10g、黄芩10g、酒川牛膝10g、关黄柏(黄柏)10g、大黄5g、赭石10g、生地黄30g、麦冬30g、苍术30g、法半夏30g、龙骨30g(先煎)、牡蛎30g(先煎)、淡竹叶10g、皂角刺10g、路路通10g、土白术10g,共14剂,水煎内服。

  【随诊过程

  二诊:2021年12月16日

  症见:心悸减轻,自觉心率偏慢,舌嫩红,苔薄白,寸上脉,脉结代。

  处方:红参10g(先煎)、干姜5g、炙甘草10g、柴胡10g、黄芩10g、酒川牛膝10g、关黄柏(黄柏)10g、大黄5g、赭石10g、生地黄30g、麦冬30g、苍术30g、法半夏15g、龙骨30g(先煎)、牡蛎30g(先煎)、蜜麻黄5g、皂角刺10g、路路通10g、土白术10g,共14剂,水煎内服。

  三诊:2022年1月4日

  症见:发作次数、时间减少,脉弦数,无结代,尺脉先跳,舌嫩红,苔薄白。

  处方:红参10g(先煎)、干姜5g、炙甘草10g、柴胡10g、黄芩10g、酒川牛膝10g、关黄柏(黄柏)10g、黄连5g、赭石10g、生地黄30g、麦冬30g、苍术30g、法半夏15g、龙骨30g(先煎)、牡蛎30g(先煎)、羚羊角粉1包(冲服)、皂角刺10g、路路通10g、土白术10g,共14剂,水煎内服。

  四诊:2022年1月20日

  症见:房颤时有发作,程度时间有改善,筋急,寸上脉,脉紧,舌暗嫩红,苔薄白。

  处方:熟附子3g、干姜5g、炙甘草10g、柴胡10g、黄芩10g、酒川牛膝10g、关黄柏(黄柏)10g、桂枝10g、赭石10g、生地黄30g、麦冬30g、苍术30g、法半夏15g、龙骨30g(先煎)、牡蛎30g(先煎)、黄连10g、皂角刺10g、路路通10g、赤芍30g,共14剂,水煎内服。

  五诊:2022年2月17日

  症见:房颤偶有发,脉滑数而结代,舌嫩红。

  处方:熟附子3g、干姜5g、炙甘草10g、柴胡10g、黄芩10g、酒川牛膝10g、关黄柏(黄柏)10g、桂枝10g、赭石10g、生地黄30g、麦冬30g、苍术30g、法半夏15g、龙骨30g(先煎)、牡蛎30g(先煎)、黄连10g、皂角刺10g、路路通10g、赤芍10g、羚羊角粉1包(冲服)、大黄5g,共14剂,水煎内服。

  六诊:2022年3月3日

  症见:近期房颤发作一次,现无房颤,舌嫩红。

  处方:熟附子3g、干姜5g、炙甘草10g、柴胡10g、黄芩10g、酒川牛膝10g、关黄柏(黄柏)10g、桂枝10g、赭石10g、生地黄30g、麦冬30g、苍术30g、法半夏15g、龙骨30g(先煎)、牡蛎30g(先煎)、黄连10g、皂角刺10g、路路通10g、赤芍30g、通草10g,共14剂,水煎内服。

  【按语】

  邹旭教授认为,房颤的基本病机在于心脾两虚、痰火上扰。心房异位起搏点的产生正是痰火上扰的结果,痰与火的互结导致了心房异位兴奋点的增多,从而促使房颤的复发。而痰火的产生则是心脾两虚所致,心脾阴血不足,虚火上扰心神,脾虚无力化痰,从而痰浊上泛心窍因此,房颤的复发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因此,在治疗上应整体兼顾,采取养阴血、去痰火贯穿本病始终,以调脾护心为核心,视病情之变化适当加减,常用方剂有邓氏温胆汤、养血化痰方等。

  邹旭教授指出,该患者多次房颤术后复发,究其原因,是心脾两虚、痰火上扰的结果。中医理论认为“心主神明”,心神的清朗是人体维持正常生理活动的必要条件,而痰与火是影响心神安宁的重要因素。痰浊自脾胃而生,脾胃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湿,脾虚不能化痰,则痰浊内阻、上扰心神,以致心神不安、房颤复发;脾虚不运,中焦气机不利,胆胃郁热故见口干口苦;痰浊郁久化火,加之心气不足,而致虚火扰心,使房颤复发加重;脾虚痰盛,则气血生化乏源,久之气血亏虚,上不能荣养心神,故见失眠易醒烦躁;心与小肠相表里,心气虚则小肠实,故见大便干结。

  邹旭教授认为,在治疗房颤患者时应当格外注意三点:控制心室率、尽量转复窦性心律、积极预防血栓生成。从中医理论角度来看,痰火相煽、上扰心神是引起房颤发作的直接原因,心脾两虚、阴血不足是导致房颤发作的根本原因,该患者失眠易醒、胃胀纳呆、大便干结等症状也是痰火上扰、心脾两虚的表现。因此,邹旭教授在治疗上采用了以化痰泻火、调脾护心的治疗方法,兼以行气安神、通腑泻浊,从根本上解决心脾两虚、痰火互结引发的房颤反复发作,同时也解决了患者的失眠、胃胀、大便不通等问题。

  郑重申明:

  由于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不同,本案中的方药和剂量仅适用于本案病人当时的病情。未经中医辨证诊治,不得照搬使用本案中的处方和剂量。广大读者如有需要,应前往正规医院诊治,以免贻误病情。■

  【来源:广东省中医院 ,医学指导:邹旭 主任医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