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医药服务 > 名院名科名家

【以案说医】范德辉:逍遥散加减治疗心律失常案

发布日期:2023-01-06 14:33:46 来源:广东省中医药局 浏览次数:- 字号:

  图片

  图片

  ▲范德辉,二级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广东省名中医,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博士生导师,广东省第二中医院主任中医师,广东省第十二届政协委员,第五批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广东省第二批名老中医药学术思想继承指导老师。长期致力于脊柱相关疾病的科研、临床与教学工作,擅长用针灸、腹针、浮针、埋线及康复理疗手段治疗多种痛症及神经系统疾病,尤擅采用龙氏正骨整脊及小针刀疗法治疗多种脊椎相关性疾病,获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中国中医药促进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学术著作奖三等奖1项。出版专著6部,科研课题10余项,发表论文60余篇,2014年主持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课题:卢桂梅学术经验整理及治疗眩晕的临床疗效研究等。

  医案是中医临床实践的记录,体现了诊疗过程中理、法、方、药的具体运用,是医家诊治疾病思维过程的表现。历代名家医案是中医药宝库中的瑰宝。我们推出【以案说医】栏目,以期传承精华,启迪我辈,共同进步。

  王某,女,时年48岁,首诊日期:2019年6月4日。

  患者6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心悸、胸闷,自疑心脏问题,曾自行服用复方丹参滴丸后症状稍有缓解,并于外院心内科就诊,行心电图检查示:室性早搏(窦性心律),冠脉造影也未见明显异常,外院心内科考虑心律失常、神经官能症,未予特殊治疗,患者症状无明显改善,仍时有发作。发病后至全国各地辗转求医,多次于各院门诊就诊及住院治疗,均未见明显好转,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造成了极大困扰。患者2天前心悸、胸闷症状加重,遂来门诊求治。

  【首诊证候】

  刻下症见:神志清楚,精神一般,反复心悸、胸闷,时有恶心反酸,严重时影响工作生活,舌红苔白腻,舌边有齿痕,脉弦滑。

  体格检查:T4、T5椎旁压痛(+),T4、T5旋转式错位(T4向左旋,T5向右旋),T6椎旁右侧压痛,T6棘突右偏。

  辅助检查:DR示:T4、T5旋转式错位,T6棘突右偏,胸椎退行性改变。心电图:室性早搏(窦性心律)。冠脉造影未见明显异常。

  【辨证论治】

  患者平素思虑多、压力大,嗜食辛辣食物,加之长期无暇锻炼,导致肝气郁结,郁而化火,肝旺乘脾,脾失健运,湿热内蕴,湿热滞留于机体,阻遏气机,故发本病。

  中医诊断(证型):心悸病(肝旺脾虚)。

  西医诊断:1、心律失常;2、胸椎小关节紊乱。

  治则治法:疏肝理气,健脾祛湿通络。

  处方:逍遥散加减。

  当归10g、白芍10g、柴胡20g、郁金9g、白术10g、党参20g、薏苡仁20g、厚朴10g、枳壳10g、桂枝10g、丹参15g、牛膝20g、茯苓10g、甘草3g、法夏10g、杏仁10g、黄连6g,7剂,日1剂,水煎服,早晚分服。

  【治脊诊断及治疗】

  三步定位诊断:

  1、症状:心悸、胸闷,反复发作。

  2、触诊:T4、T5椎旁压痛(+),T4、T5旋转式错位(T4向左旋,T5向右旋),T6椎旁右侧压痛,T6棘突右偏。

  3、影像学:DR示:T4、T5旋转式错位,T6棘突右偏,胸椎退行性改变。结合三步定位诊断,明确诊断为:心律失常。病因分型:关节功能紊乱型。

  治疗:

  1、主治法(和骨法):手法放松治疗后予俯卧旋转分压法(图一)纠正T4、T5、T6关节错位。

  2、辅治法(调和气血法):手法治疗后,配合电针治疗,穴位选取T3~T7华佗夹脊穴(双)、肺俞(双)、厥阴俞(双)、督俞(双)、心俞(双)、肾俞(双),后予以微波、激光治疗以进一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关节紊乱后局部慢性炎症吸收。

  3、功法训练(和正固本法):指导患者行单杠悬吊,可配合牵引带(阻力带)行引体向上,加强胸背部肌肉力量,促使胸椎小关节稳定。

  【疗程与疗效】

  每天治疗1次,7次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患者心悸、胸闷明显好转,后续治疗3次,患者症状进一步好转,并逐渐消退,最终痊愈。复查心电图正常,未见室性早搏。

  按语:

  临床心悸、胸闷患者很多,诊断时应当明确排除心脏本身器质性病变患者,结合三步定位明确诊断。治疗方面,重点考虑胸椎关节紊乱,导致胸交感神经节前纤维受损,从而引起房性或室性期前收缩,治疗以推拿正骨为主治法,辅以电针治疗以疏经通络,微波、激光等理疗促进炎症、水肿吸收,重点在于后期调整不良日常体态,加强胸背部功能锻炼,增强脊柱稳定性,从而达到标本兼治。

  郑重申明:

  由于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不同,本案中的方药和剂量仅适用于本案病人当时的病情。未经中医辨证诊治,不得照搬使用本案中的处方和剂量。广大读者如有需要,应前往正规医院诊治,以免贻误病情。■

  来源:广东省第二中医院 ,指导专家:范德辉 主任中医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