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医药服务 > 名院名科名家

【以案说医】王烈泉:补中益气汤治疗重症肌无力案

发布日期:2022-10-23 09:25:59 来源:广东省中医药局 浏览次数:- 字号:


  图片



  图片


  ▲王烈泉,主任中医师,“广东省名中医”, “广东省劳动模范”;广东省第八届党代表、广东省第十届、第十一届人大代表、揭阳市第一届人大代表;历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励评审专家,中华中医药学会老年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老年学会中医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老年学会岭南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主任、广东省第七届中医药学会理事会理事,第三届揭阳市中医药学会会长。学术专长:中医消化性病、老年病防治与临床研究。编著《消化性溃疡》中医专著3部;主持完成科研项目6项,获奖5项;发表论文13篇。

  医案是中医临床实践的记录,体现了诊疗过程中理、法、方、药的具体运用,是医家诊治疾病思维过程的表现。历代名家医案是中医药宝库中的瑰宝。我们推出【以案说医】栏目,以期传承精华,启迪我辈,共同进步。

  王某,男,时年50岁,1996年12月8日初诊。

  发病过程:患者1月前晨起自觉头痛,感觉左眼睑抬不起来,伴有四肢乏力,神疲肢倦。就诊于上一级医院,排除眼科疾患,未做特殊治疗,症状逐渐加重,有晨轻暮重现象,休息后缓解。经相关检查确诊“重症肌无力”。

  【首诊证候】

  症见:左眼睑下垂,有晨轻暮重及劳作后加重现象,四肢乏力,精神疲乏,胸闷,舌质淡苔薄脉沉细。 

  【辨证论治】

  中医诊断:痿证。

  证型:气虚下陷。

  治法:补气升阳举陷。

  处方:补中益气汤加减。 

  生黄芪50克,白术、党参、枸杞子各15克,当归、升麻、 附子(先煎)、陈皮、柴胡各10克,石菖蒲5克。水煎服,三剂。

  【随诊过程】

  二诊:

  上方三剂后,精神稍好,舌质淡,苔薄,脉沉细余症如前。

  处方:生黄芪70克,白术、党参、枸杞子各15克,当归、升麻、 附子(先煎)、陈皮、柴胡各10克,石菖蒲5克,水煎服,五剂,日一剂。

  三诊:

  两眼睑能少许睁开,精神好。上方黄芪增至100克,水煎服,十剂。 

  四诊:

  上方十剂后,两眼睑用力可抬举,眼裂渐大。黄芪增至120克、加杜仲15克,水煎服,十剂。

  五诊:

  上方十剂后,眼睑完全睁开,眼裂正常。守上方治疗3个月,无特殊表现。随访1年未见复发。

  按语:

  重症肌无力是神经与肌肉传递功能障碍的疾病,治疗棘手。目前,治疗本病是针对此病发病机制应用胆碱酯酶抑制剂(嗅吡斯的明),或激素的长期治疗,但这些治疗只是暂时缓解症状,易复发。重症肌无力眼睑下垂在中医归属“睑废”(清代黄庭镜《目经大成》)“ 目胞萎”的范畴。中医对此病的认识主要是依据临床症状进行辨证论治。眼睑下垂、四肢无力是重症肌无力临床常见症状。眼有五轮之说:“五轮者,皆五脏之精华所发。名之曰轮,其象如车轮圆转,运动之意也。”并有肉轮(胞睑)、血轮(两眦)、气轮(白睛)、风轮(黑睛)、水轮(瞳神)之别。这里胞睑就是眼睑,上下眼睑的肌肉及皮肤,属肉轮。肉轮五行属土,五脏属脾,脾主肌肉,所以,肉轮疾病常与脾胃有关,临证治之于脾胃。

  本例眼睑下垂,并有晨轻暮重,劳作后症状加剧的特点,应为脾气虚之证。“脾主肌肉”脾气虚,升举乏力,眼睑下垂。“治痿独取阳明”,更是强调脾胃在治疗痿证中的作用,针对此证,当大力扶土(补脾), 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减。应用大剂量黄芪合白术、党参、陈皮、柴胡、升麻以升提益气,枸杞子、附子以补肾壮阳,当归养血使既补之气有所依归,石菖蒲辛窜开窍。全方共奏补脾益气,扶阳补土,使正盛其邪自祛。

  (本案编者:林惠东)

  郑重申明:

  由于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不同,本案中的方药和剂量仅适用于本案病人当时的病情。未经中医辨证诊治,不得照搬使用本案中的处方和剂量。广大读者如有需要,应前往正规医院诊治,以免贻误病情。■

  来源:揭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指导专家:揭阳市第三人民医院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