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医药服务 > 名院名科名家

【以案说医】刘立昌:败毒散加减治疗畏寒案

发布日期:2022-10-18 15:56:02 来源:广东省中医药局 浏览次数:- 字号:

  图片

  图片

  ▲刘立昌,广东省名中医,深圳大学教授、研究生导师,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中医首席专家、主任医师,兼任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等职。刘立昌崇尚经典,主研伤寒,重视正气,注重脾胃,推崇方证对应,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40余年,主编著作7部,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主持国家级、省市级科研成果多项。

  医案是中医临床实践的记录,体现了诊疗过程中理、法、方、药的具体运用,是医家诊治疾病思维过程的表现。历代名家医案是中医药宝库中的瑰宝。我们推出【以案说医】栏目,以期传承精华,启迪我辈,共同进步。

  吴某,女,时年31岁,2012年6月初诊。

  发病过程:患者诉3年前产后出现畏寒,无论冬夏,手足冰凉,夏季亦须穿长袖,很少出汗。无其他不适,食纳尚可,大小便正常。多处求医,多认为产后气血亏虚,“八珍汤”、“十全大补汤”长期服用,可有暂时改善;又附子、干姜、肉桂等温阳药杂投,且逐渐加大剂量使用,毫无改善。

  【首诊证候】

  主诉:畏寒3年。

  刻诊:嘴唇暗,舌质紫暗,苔薄白润,脉沉细。

  【辨证论治】

  中医诊断:畏寒。

  辨证:产后外感风寒,留滞经络。

  处方:败毒散加减。

  党参20g,茯苓10g,川芎10g,羌活10g,独活10g,柴胡10g,前胡10g,枳壳10g,桔梗10g,桂枝10g,7剂,每剂加生姜一两。

  【随诊过程】

  复诊:

  二诊时患者惊喜不已,诉觉身上寒气逐渐散去,已无明显畏寒,但仍不敢穿短袖。察其嘴唇、舌质淡红,全无紫暗之象,苔薄白,脉细。再与原方加黄芪15g、当归10g,5剂。

  按语:

  产后出现的畏寒,因有产后气血亏虚的先入之见,易走入“产后宜补”、“产后宜温”的窠臼。岂知固然是产后体虚,可是风寒外感,早期即用纯补,难免“闭门留寇”,风寒之邪长期停留于体内,故出现畏寒之症。患者年轻,既往体质较好,并无阳虚、血虚,故温补、养血均无效。

  刘主任认为,疑难病一定要详问病史,详审起病之因,需要对因治疗。如当代伤寒名家郝万山讲述一病例,数年前感受暑热,热邪郁滞胸中,而成心中懊恼之证,仍可用栀子豉汤,涌邪外出而愈。本例患者感受风寒虽在3年前,而其邪未出,仍可从表散而出,故生姜必须多用,其舌质紫暗,并非血瘀,而是寒邪郁滞,散其寒则气血运行顺畅,诸症皆愈。除非体质极虚,或病情危重,否则,仲景反复告诫的“先解表,后攻里”千古明训,须时时谨记。

  (本案编写:张李兴)

  郑重申明:

  由于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不同,本案中的方药和剂量仅适用于本案病人当时的病情。未经中医辨证诊治,不得照搬使用本案中的处方和剂量。广大读者如有需要,应前往正规医院诊治,以免贻误病情。■

  【来源: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指导专家:刘立昌 主任医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