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医药服务 > 名院名科名家

【以案说医】刘立昌:败毒散治疗五更泻案

发布日期:2022-10-11 16:51:27 来源:广东省中医药局 浏览次数:- 字号:

  图片

  图片

  ▲刘立昌,广东省名中医,深圳大学教授、研究生导师,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中医首席专家、主任医师,兼任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等职。刘立昌崇尚经典,主研伤寒,重视正气,注重脾胃,推崇方证对应,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40余年,主编著作7部,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主持国家级、省市级科研成果多项。

  医案是中医临床实践的记录,体现了诊疗过程中理、法、方、药的具体运用,是医家诊治疾病思维过程的表现。历代名家医案是中医药宝库中的瑰宝。我们推出【以案说医】栏目,以期传承精华,启迪我辈,共同进步。

  吴某,女,时年25岁,2012年8月4日初诊。

  发病过程:反复腹泻3年,再发1周。诉3年前来深圳后即出现腹泻,均为凌晨腹泻,为水样,白天亦大便2~3次,成形。伴耳鸣,咽中有痰,平时闻异味则呕吐。舌略红,苔薄白,脉弦滑。

  【辨证论治】

  中医诊断:泄泻。

  辨证:清阳不升,浊阴不降。

  处方:败毒散加减。

  党参10g,茯苓15g,川芎10g,羌活10g,独活10g,柴胡10g,前胡10g,枳壳10g,桔梗10g,姜半夏10g,陈皮10g,白芍15g,炙甘草5g,5剂。

  【随诊过程】

  复诊:

  二诊好转,仍有腹泻,再加黄连10g,服5剂后腹泻治愈。

  按语:

  腹泻的病机,《内经》云“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䐜胀”。故清气不升为腹泻的基本病机。风药轻清,可升清,本方以川芎、羌活、独活、柴胡、桔梗等风药以升清,前胡、枳壳、半夏、陈皮、白芍以降浊,茯苓先利脾湿而后升清,党参、炙甘草顾护脾气,健运中州,使清浊复其常位。二诊腹泻仍未痊愈,为泄湿热浊气之力不足,再加黄连以清泄湿热,故腹泻即愈。值得注意的是,凌晨腹泻称为“五更泻”,多被认为肾虚,常用套方“四神丸”治疗。实际上,“五更泻”病机并非单一,此仅为一端。

  (本案编写:张李兴)

  郑重申明:

  由于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不同,本案中的方药和剂量仅适用于本案病人当时的病情。未经中医辨证诊治,不得照搬使用本案中的处方和剂量。广大读者如有需要,应前往正规医院诊治,以免贻误病情。■

  【来源: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指导专家:刘立昌 主任医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