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立昌,广东省名中医,深圳大学教授、研究生导师,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中医首席专家、主任医师,兼任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等职。刘立昌崇尚经典,主研伤寒,重视正气,注重脾胃,推崇方证对应,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40余年,主编著作7部,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主持国家级、省市级科研成果多项。 医案是中医临床实践的记录,体现了诊疗过程中理、法、方、药的具体运用,是医家诊治疾病思维过程的表现。历代名家医案是中医药宝库中的瑰宝。我们推出【以案说医】栏目,以期传承精华,启迪我辈,共同进步。 何某,女,时年76岁。因“反复发作失眠3年,加重1月。”于2018年3月7来诊。 发病过程:患者3年前从湖北来深圳居住后开始失眠。近1月来,因家中遭遇变故,患者开始整夜难眠,心烦。有高血压、糖尿病、慢性胃炎等病史。 【首诊证候】 现症见:入睡难,易醒,醒后难以再次入睡。每晚最多睡2h。偶有头晕,胃胀满,咽喉有痰。纳可,二便调。形体肥胖,舌质暗边红、苔厚腐腻黄,脉弦滑。 【辨证论治】 中医诊断:不寐。 证属:痰火扰心。 治法:清化痰热,和中安神。 处方:黄连温胆汤合半夏秫米汤。 黄连10g,清半夏50g,茯苓30g,枳实15g,竹茹30g,炒枣仁30g,五味子15g,山药15g,陈皮15g。水煎服,日1剂,晚饭后、睡前各服1次。水煎服,每日1剂。服药7剂。 【随诊过程】 2017年12月22日复诊: 患者睡眠明显好转,每晚可以睡5小时左右,醒来后可以再次入睡。舌质暗,边红、苔黄腻较前好转,脉弦滑。 处方:黄连10g,清半夏50g,茯苓30g,枳实15g,竹茹30g,炒枣仁30g,五味子15g,山药15g,陈皮15g。水煎服,日1剂,晚饭后、睡前各服1次。 按语: 此患者形体肥胖,心烦、难以入睡、胃脘不适,且舌苔厚腻,脉弦滑,可见是由痰热内阻,扰动心神导致不得眠。《张氏医通•不得卧》言:“脉滑数有力不得卧者,中有宿滞痰火,此为胃不和则卧不安也。”黄连温胆汤出清.陆子贤之《六因条辨》,是治疗痰火扰心的效方。半夏和胃气而通阴阳,李时珍《本草纲目》载半夏能除“目不得眠”,《内经》十三方之一半夏汤(半夏、秫米)可收“其卧立至”之效,《续名医类案》中有案以百部一两、半夏一两治疗不眠,使“即得美睡”。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半夏有镇静催眠的作用。刘主任认为,半夏治疗失眠一定要大剂量,30~60g为宜,从脾截断生痰之源,浊痰去,阴阳平。并且半夏煎煮前一定有清水浸泡后清洗数次,并且先煎为佳,如此应用比较安全,虽然剂量较大,亦不会出现毒副作用。 半夏治失眠远胜于酸枣仁和夜交藤、合欢花之类。刘主任在临床治疗严重失眠或经常服用大量安定类病人,为了当晚起效,取得患者对中医之信赖,一般都是启用半夏秫米汤,患者服完即可以熟睡。服药方法也需注意,白天不吃,晚饭时吃一次,临睡前一小时吃一次。以助安眠之功。 (本案编写:李莉芳) 郑重申明: 由于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不同,本案中的方药和剂量仅适用于本案病人当时的病情。未经中医辨证诊治,不得照搬使用本案中的处方和剂量。广大读者如有需要,应前往正规医院诊治,以免贻误病情。■ 【来源: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指导专家:刘立昌 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