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岱翰,第三届国医大师,著名中医肿瘤学家,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中心主任医师、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现将周老治疗癌症经验总结如下,以飨同仁。 癌瘤皆由痰生 痰既是多种疾病致病因素,又是某些疾病的病理产物,无论因痰致病,或是因病生痰,皆与肺、脾两脏密切相关,故有“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之说。“痰”古文同“淡”,从水,受火炎灼作痰,故痰因水湿停留而成,其清稀者为饮,稠浊者成痰。广义的痰包括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有形之痰指从口中咯出的痰液,亦包括瘰疬、痰核;停留在脏腑经络组织中的痰,影响生化,阻塞气机,变生百病,则为无形之痰,痰饮病症可及全身。 周岱翰教授认为,癌肿发生,皆因痰作祟。如朱丹溪谓:“痰之为物,随气升降,无处不到。”“凡人身上中下有块者多是痰。”痰浊凝结头面颈项,可出现结核肿块,可致口腔肿瘤、鼻咽癌、甲状腺癌、恶性淋巴瘤等,且痰瘀胶结则成“窠囊”;痰与死血停留食管胃脘,致胸痛彻背,噎塞呕逆,或隔食呕吐,呕秽痰涎,如食管癌、胃癌等。 痰热互结,阻塞肺络,或痰饮泛滥,悬于胸中,出现咳嗽痰血,发热胸痛,心悸短气,甚则喘息抬肩、颈项臃肿,见于支气管肺癌、纵隔肿瘤或各种癌瘤转移致胸腔恶性积液;痰浊瘀滞乳络,致乳中结核,肿块硬实,甚则溃破渗液流血,疮口翻花,如乳腺癌;痰与寒邪凝泣胞中,致下腹肿痛,五色带下,血水臭秽,甚则有阴疮交肠,见于子宫内膜癌、子宫颈癌,以及继发阴道直肠瘘或膀胱瘘。 癌症晚期多转移至脑,系由痰浊夹风邪循经入脑,阻塞清窍,致头痛呕吐,昏花复视,肢体偏瘫,甚则昏迷不醒,见于脑瘤或脑转移癌;痰毒流注或痰癖留着骨骼,出现骨骼畸形或肿块,疼痛如锥,痛处固定,肢体废用,甚则骨折瘫痪,见于骨癌或骨转移癌。 痰是多数癌肿的致病因素,癌瘤发展又可形成内痰与外痰,因此,除痰散结是其治疗癌症的常用方法。临证时又须顾及痰邪常夹杂六淫、瘀毒为患,形成风痰、寒痰、热痰、燥痰、湿痰、老痰、痰核、痰癖、窠囊等,强调辨证孰轻孰重,常中有变,或用温化寒痰,或清热化痰,或燥湿化痰,为辨治痰饮的变法。 常见癌瘤从痰辨治 ● 恶性淋巴瘤 是指原发于淋巴网状组织的恶性肿瘤,常表现为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尤以颈部好发。古籍中有痰核、恶核、瘰疬等癌瘤记载,与恶性淋巴瘤的症状及预后相似,如《类证治裁》曰:“结核经年,不红不肿,坚而难移,久而肿痛者为痰核,多生耳、项、肘、腋等处。”周岱翰教授认为,恶性淋巴瘤主要责于痰结与内虚,故祛痰和补虚为治疗关键: ➤ 属脾湿痰凝者,治以健脾祛湿、除痰散结,方用四君子汤加夏枯草、薏苡仁、川贝母、连翘、海藻、昆布、壁虎、僵蚕、露蜂房等。 ➤ 属痰瘀互结者,治以消痰散结、解毒祛瘀,方用海藻玉壶汤(海藻、昆布、川贝母、连翘、陈皮、法半夏、当归、川芎、青皮、独活、甘草),犀黄丸(牛黄、麝香、乳香、没药)加大黄、生天南星、生半夏、壁虎、僵蚕、露蜂房等。 ➤ 属痰毒虚损者,治以解毒涤痰、扶正补虚,方用人参养营汤(人参、甘草、当归、白芍、熟地黄、肉桂、大枣、黄芪、白术、茯苓、五味子、远志、橘皮、生姜),犀黄丸加女贞子、桑葚、枸杞子、菟丝子、壁虎、僵蚕、露蜂房、土鳖虫等。 周岱翰教授强调,恶性淋巴瘤种种症状与不同预后皆源于痰、虚两途。痰与热相搏者,常用葶苈子、薏苡仁、鱼腥草、败酱草、大黄清痰热,尤推崇生大黄,认为其为清热逐痰之要药,《药性论》谓其“破痰实冷热积聚”。痰夹瘀血者,常用生天南星、生半夏、壁虎、露蜂房、僵蚕、土鳖虫等攻坚破积。此症较难消除,属顽痰,《丹溪心法》谓:“痰夹瘀血,遂成窠囊。”此等顽痰非攻坚破积类药物而无法直达窠囊。 周岱翰教授认为,人体脏腑虚损及阴阳气血失调,可致癌瘤产生,恶性淋巴瘤之虚在于脾肾,故虚证中补脾常用四君子汤加鸡内金、黄芪;补肾常用左归丸加女贞子、桑葚、黑大豆。攻邪不忘扶正,扶正不忘补益脾肾,常收到较好疗效。 医案举隅: 崔某,男,时年62岁,1997年4月初诊。患者颈部肿块进行性增大1年余,曾在外院诊为何杰金氏病,淋巴细胞为主型,因不愿接受化疗求治于中医。 诊见:颈项强、转动牵掣感,偶有胀痛,痰多,疲乏气短,纳差,舌苔白腻,脉濡滑。体格检查示:颈部肿块左侧7cm×10cm,右侧5cm×9cm,质硬,表面凹凸不平,皮色正常,左腋下有一肿块约2cm×3cm,轻压痛。肝脏于锁骨中线右肋下2cm处触及,质中。中医诊为恶核,证属脾湿痰凝型。 治宜健脾祛痰、化瘀解毒。 处方:薏苡仁、夏枯草各30g,党参、白术、茯苓各15g,川贝母、僵蚕、露蜂房各10g,土鳖虫、壁虎各6g。每天1剂,水煎服。每周服犀黄丸5天。 连续服药逾800余剂,未使用化疗及他药,病情逐渐好转。2000年11月10日复查:左腋下肿块消失;颈部肿块左侧3cm×4cm,右侧4cm×7cm;肝下缘在锁骨中线右肋下1cm。遂改为每周服药2~3剂不等。至2004年5月发现颈部肿块增大,腋下、腹股沟淋巴结及肝脾亦渐肿大,体质日见虚衰,同年11月因全身衰竭合并肺部感染而死亡。本例服中药后肿瘤明显缩小,带瘤生存7年半。 ● 支气管肺癌 指原发于支气管黏膜和细支气管的肿瘤。周岱翰教授认为,肺癌种种症状皆因痰为患。如咳嗽气促为痰湿壅肺,咯血胸痛为痰瘀搏结,肺癌淋巴结转移为痰核流窜皮下肌肤,肺癌脑转移为痰浊蒙蔽清窍。因此,治疗肺癌离不开治痰,而肺癌虽以痰为患,又常为脾虚痰湿或肺郁痰瘀所致。周岱翰教授将肺癌分为肺郁痰瘀、脾虚痰湿、阴虚痰热、气阴两虚4型。 ➤ 肺郁痰瘀者,治以宣肺理气、化瘀除痰,药用生天南星、生半夏、壁虎、薏苡仁、鱼腥草、仙鹤草、桔梗、瓜蒌、田七、浙贝母等。 ➤ 脾虚痰湿者,治以补中健脾、宣肺除痰,药用生天南星、生半夏、壁虎、薏苡仁、桔梗、浙贝母、瓜蒌、猪苓、茯苓、党参、白术等。 ➤ 阴虚痰热者,治以滋肾清肺、化痰散结,药用壁虎、薏苡仁、仙鹤草、猪苓、夏枯草、桔梗、浙贝母、沙参、麦冬、鳖甲、生地黄等。 ➤ 气阴两虚者,治以益气养阴、扶正祛积,药用壁虎、薏苡仁、仙鹤草、桔梗、浙贝母、猪苓、百合、沙参、西洋参、党参、麦冬、五味子等。 治痰常选薏苡仁,夹痰湿常选有毒之生半夏以燥湿化痰、降逆止喘、消痞散结。治肺癌淋巴结转移(痰核流窜)选用海藻、昆布;治肺癌脑转移(痰蒙清窍)选用蜈蚣、壁虎;治肺癌合并胸水(痰饮泛滥)选用葶苈子、槟榔;痰热盛者用败酱草、鱼腥草、鲜芦根、冬瓜仁、葶苈子;伴腑实证者,以大黄、枳壳、莱菔子通腑泄热;伴咯血者用白茅根、旱莲草、仙鹤草、栀子炭、鲜小蓟、鲜藕节等。 周岱翰教授强调,支气管肺癌痰邪耗气碍气,故除痰需注意理气补气,选用人参、黄芪、五味子等。而痰瘀又常互相胶结,故选加红花、桃仁、莪术等。 医案举隅: 郑某,男,时年70岁,1997年1月初诊。患者咳嗽、右胸痛1年。 诊见:胸翳气急,右胸痛,咳嗽痰稠、伴血丝,口干,舌红绛、苔白粗、舌中剥苔,脉细数。X线胸部摄片示:右中肺近肺门处新生物为3cm×4.5cm,右侧第6~8肋骨有明显骨破坏征;右上肺陈旧性肺结核;肺动脉瘤。痰液脱落细胞学检查发现腺癌细胞。周围淋巴结未见明显肿大,右肺呼吸音减弱。诊为右肺中央型肺癌并肋骨转移。 中医辨证属阴虚痰热型,乃因肾水亏虚,热灼肺阴。 治宜清热滋阴,化痰散结。 处方:白花蛇舌草、鱼腥草、薏苡仁、夏枯草、仙鹤草各30g,桑白皮、地骨皮、天花粉、麦冬、葶苈子、莪术、重楼、穿山甲、鳖甲、海藻、昆布各15g,猪苓25g,生地黄20g,壁虎、田七各6g。每天1剂,水煎服。配合口服六神丸,早晚各10粒;鹤蟾片,每次6片,每天3次。 服药后症状逐渐好转,已无血痰,胸痛减轻,精神转佳,体重增加,但仍有咳嗽痰稠,动则气促感。1999年11月经X线摄片复查:右中肺近肺门处椭圆形阴影已消失,有数处大小为0.5cm×0.5cm片状阴影,右侧第6~8肋骨骨质破坏好转。仍坚持服中药治疗,共600余剂,未使用化疗药物,至2002年10月因自发性气胸、衰竭死亡,存活5年余。 ● 脑瘤 周岱翰教授认为,在因痰致病诸多癌瘤中,以脑瘤的成因、辨治较为特殊。中医学认为,肾主骨,骨生髓,脑为髓海,处头部巅顶清虚之地,肾虚可致髓海空虚,邪易乘虚而入。痰饮与水湿同性,本因质重坠而难达巅顶,然风邪上行而数变,风挟痰上,风痰乘虚而入,上扰清窍,终致脑瘤,故见头痛、眩晕、抽搐、呕吐等症状。风痰还常夹瘀,临证常兼有颜面晦暗、口唇暗瘀、舌质瘀斑、肿物固定等。 周岱翰教授认为,在脑瘤辨治中,痰是重要致病因素和病理产物,然痰邪常夹风、夹瘀,且病体常先有肾虚髓空,为风痰夹瘀侵脑提供可乘之机。脑瘤中多数为转移癌,引起脑转移的癌瘤为肺癌、乳癌、消化系统癌瘤等;脑原发肿瘤有胶质细胞癌(星形细胞瘤)、脑膜瘤、垂体瘤等。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人的血脑屏障原为抵御细菌病毒侵犯脑部的天然防线,然而其亦妨碍抗癌药进入脑组织。不少除痰散结类中药对体部肿瘤有效,而对脑瘤疗效欠佳,可能与不易透过血脑屏障有关。 因此,周岱翰教授治疗脑瘤,每用非常之法,选非常之药,并认为脑瘤中的痰为“老痰、顽痰”,非搜风通络之虫类药难以引药入脑,以自拟清空涤痰饮(由龟板胶、紫河车、蜈蚣、全蝎、地龙、生半夏、生天南星、浙贝母、薏苡仁、钩藤、蒺藜、甘草等组成)加减,取得较好的疗效。 医案举隅: 甄某,男,时年45岁,2000年5月初诊。脑部胶质瘤术后复发5月。CT检查示:左颞、枕部巨大胶质瘤分别为7cm×8cm、6cm×5cm,瘤内液化、脑实质水肿,伴频发头痛、抽搐、呕吐,记忆力减退,舌质瘀暗、苔白,脉弦滑。 证属肝肾阴虚、痰瘀互结。 治宜搜风痰,散瘀结,补脾肾。 处方:龟板胶(烊)、钩藤、蒺藜、石菖蒲各15g,蜈蚣3条,地龙10g,生半夏、紫河车、生天南星各12g,浙贝母、薏苡仁各30g,全蝎、甘草各6g。每天1剂,水煎服。 加减服药3周后,自觉症状明显好转,坚持治疗半年症状消失,恢复工作,至今已存活近5年。■ 郑重申明: 由于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不同,本案中的方药和剂量仅适用于本案病人当时的病情。未经中医辨证诊治,不得照搬使用本案中的处方和剂量。广大读者如有需要,应前往正规医院诊治,以免贻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