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长津 全国名中医(1946-)
袁长津,全国名中医,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主任医师,在治疗内科疑难杂症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临床上常将其分为气虚血瘀、痰浊中阻、阴虚阳亢三型进行辨证论治,现举验案三则,总结如下,以飨同仁。
眩晕是以头晕眼花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证。眩即眼花或眼前发黑,视物模糊;晕是指头晕或感觉自身或外界景物旋转,两者常同时并见,故统称“眩晕”。其轻者闭目可止,重者如坐车船,旋转不定,不能站立,常伴见烦躁、胸闷、心悸、气短、恶心、呕吐、汗出、面色苍白等症状。西医多见于腔隙性脑梗死、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高血压病、低血压病、低血糖、贫血、梅尼埃病、神经衰弱、脑外伤后遗症等疾病。本病病位在脑窍,病变脏腑以肝为主,涉及脾肾,多由血瘀、痰浊阻滞经络,或阴虚阳亢、肝风内动、气血逆乱而致脑部经脉失养所致。
➤ 医案一:气虚血瘀型眩晕
李某,男,时年66岁,2014年12月13日就诊。诉头晕眼胀1个月,刻诊见头晕眼胀,视物模糊,易疲劳,肢麻,纳差,寐可,二便尚可,舌暗红、苔薄腻,脉结代。查:血压160/80mmHg,影像学诊断:右侧基底节区缺血或梗死灶;脑萎缩。
诊断:(气虚血瘀型)眩晕。
治则:补气活血、祛风利湿、止眩。
药用补阳还五汤加减:黄芪30g,赤芍10g,桃仁10g,红花8g,牛膝12g,苍术15g,黄柏10g,地龙12g,白僵蚕12g,薏苡仁30g,当归尾15g,川芎8g。服7剂之后,患者诉每天眩晕次数、程度均有所改善。
效不更方,嘱患者按原方续服5剂。之后随访知患者眩晕等症状已明显改善。复查:血压130/75mmHg。
按:《素问·调经论》:“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素问·刺法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血乃有形之物,循行脉中,具有滋润、濡养之功能。气之与血,一阴一阳,一动一静,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者,周流全身,无处不到,既推动血液正常循行于脉中,又固摄血液防止其溢于脉外。一旦气之功能失调,或气之生化不足,导致气机不畅,血行迟滞,留而为瘀,瘀血进一步阻滞气机,则脉络不通。“瘀血不去,新血不生”,新血不生则气虚更甚。因此,气虚-血瘀-瘀血-气虚,互为因果,循环往复,疾病遂生。
明·虞抟则提出“血瘀致眩”的理论,以气虚血瘀作为眩晕的最主要病机和出发点。袁长津认为本案患者以头晕眼胀1个月为主诉,其病机以气虚为本,血瘀夹湿为标,故以补气活血、祛风利湿止眩为主法治之,所用方药乃清代名医王清任创制的补阳还五汤加减。方中重用黄芪,补益元气以活血;归尾补血活血而通络;赤芍、桃仁、红花协同归尾,以活血化瘀;地龙力专善走,通经活络;川芎、牛膝一升一降,有交通上下、行气活血之功;苍术、黄柏、薏苡仁健脾祛湿除痹;白僵蚕息风散结。全方切中病机,标本同治,补气而不壅滞,活血又不伤正,仅进10余剂,即取得满意的疗效。
▲苍术
➤ 医案二:痰浊中阻型眩晕
左某,男,时年57岁,2015年1月7日就诊。以“头晕伴恶心欲吐3天”为主诉,刻诊见头晕重,如物裹脑,时有头痛,以前额及两侧为主,恶心欲呕,无视物模糊、耳鸣耳聋、胸闷气促、腹痛、腹泻等症状,乏力,纳差,寐安,小便可,舌红,苔白腻,脉滑。查:血压140/90mmHg,既往影像学诊断:双侧内外囊-基底节区、侧脑室旁及双侧额叶多发腔隙性脑梗死;脑萎缩;左侧筛窦慢性炎症。自诉既往有慢性浅表性胃炎病史,嗜酒、喜食肥甘厚味。
诊断:(痰浊中阻型)眩晕。
治则:息风化痰祛湿、降逆平眩。
药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合五苓散加减:白术15g,茯苓20g,川芎10g,天麻10g,法半夏10g,桂枝10g,泽泻30g,僵蚕12g,砂仁8g,陈皮10g,丹参15g。7剂水煎服。
1月14日二诊:自诉头晕明显好转,仅转头及体位改变时,稍有头晕,纳不佳,原方加神曲10g,生麦芽10g,再进7剂,嘱慎起居,注意颈部保暖。1周后随诊,患者诉头晕、胁胀痛大为减轻,未再服药。
按:《素问·至真要大论》载:“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指出眩晕与肝脏关系密切;汉代张仲景认为痰饮是眩晕发病的原因之一,后世医家用泽泻汤及小半夏加茯苓汤治疗痰饮所致的眩晕,其理论根据来源于此。徐春甫《古今医统大全·眩晕宜审三虚》认为:“肥人眩晕,气虚有痰;瘦人眩晕,血虚有火。”这里所说的“气虚”当属脾气虚,脾气虚弱为痰湿化生之源。龚廷贤《寿世保元》中记载,痰涎所致眩晕用“半夏白术汤”治疗。元代医家朱丹溪指出:“头眩,痰挟气虚并火,治痰为主,挟补气药及降火药。”清代医家程国彭在其《医学心悟》中首创“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眩晕,本方专为脾湿生痰、肝风内动之证而设。
方中半夏燥湿化痰,和中消痞,天麻平肝息风,止痛定眩,二药合用,为治疗风痰眩晕之要药,故《脾胃论》载:“足太阴痰厥头痛,非半夏不能疗,眼黑头眩,风痰内作,非天麻不能除。”袁长津认为本案的病因病机为嗜酒肥甘,损伤脾胃,脾胃失健,无以化湿,湿聚成痰,痰浊中阻,上蒙清窍,浊阴不降,清阳不升,故见眩晕、头重如裹;痰湿中阻则气机不利,故见胸闷呕恶,常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合五苓散加减治之,方中半夏燥湿化痰,和中消痞,天麻平肝息风,止痛定眩,二药合用,为治疗风痰眩晕之要药。白术、茯苓健脾祛湿,以治生痰之源;陈皮顺气化痰,气顺则周身之津液亦顺;另佐桂枝、泽泻、砂仁以温阳化湿行水;川芎、丹参以活血行水;僵蚕以息风平肝化痰。诸药相伍,健脾除湿以治本,化痰息风以治标,健脾而不助肝邪,平肝而不碍脾运,标本兼顾,实为治脾虚痰湿中阻之眩晕效方。
▲桂枝
➤ 医案三:阴虚阳亢型眩晕
曹某,女,时年66岁,2015年1月16日就诊。以“头晕,视物旋转1年余,加重1周”为主诉,刻诊见头晕,视物旋转,脑鸣,耳鸣,便干,口干苦,五心烦热,盗汗,乏力,寐差,舌暗红、苔薄,脉弦长。查血压150/85mmHg,就诊时,影像学诊断:双侧基底节区、半卵圆中心、双侧顶叶内多发小缺血梗死灶。
诊断:(阴虚阳亢型)眩晕。
治则:平肝化痰、滋阴息风止眩。
药用天麻钩藤饮合建瓴汤加减:代赭石(先煎)、石决明(先煎)各30g,牛膝15g,生地黄18g,玄参18g,白芍18g,钩藤(后下)18g,丹参15g,天麻、白僵蚕、炒栀子各10g,炙甘草3g。进7剂,水煎服。
1月23日二诊:自诉头晕、口干苦等症状有所缓解,仍有便干结,口渴喜饮,舌红,苔黄干,脉数。原方加生白术30g,大黄(后下)6g,再进7剂。1周之后回访,患者喜诉头晕、便秘口干等症状基本好转,查血压130/80mmHg,嘱其慎食辛温大热之品,注意休息保暖,不适随诊。
按:《素问·至真要大论》载:“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肾虚则头重高摇,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明代张景岳提出:“皆内伤积损,颓败而然。”“无虚不作眩。”清代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指出:“阴亏液耗,风动阳升。”袁长津认为本案首诊的病因病机乃肝肾阴虚为本,肝阳上亢为标。肝肾同源,肾藏精生髓,髓能化血,肝藏血有赖于血的滋养,二者关系密切,即“乙癸同源”。若肝气郁滞日久,势必水不涵木,厥阴邪火翁然而起,上扰清窍,升降失度;或久病伤肾,或先天禀赋不足,抑或房事不节使肾精耗损,致肝失滋养;或情志抑郁,郁久化火,耗伤肝阴,肝阴不足,肝阳上泛,阴无以制阳,势必上亢,轻则化火,重则生风,风火相兼,充于脑,故见头晕目眩、视物模糊、肢体麻木、手足颤动之症。
常用天麻钩藤饮合建瓴汤加减治之,方中天麻、钩藤平肝息风清热;代赭石、石决明平肝潜阳;牛膝补肝肾,引血下行;生地黄、玄参、白芍、丹参凉血柔肝;白僵蚕息风止痉;山栀子清热;炙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平肝潜阳止眩、养阴清热之功。进7剂后,患者头晕明显改善,唯余便结口干,故二诊时在原方的基础上重用生白术,并加小剂大黄以泻腑通便而取效。
郑重申明:
由于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不同,本案中的方药和剂量仅适用于本案病人当时的病情。未经中医辨证诊治,不得照搬使用本案中的处方和剂量。广大读者如有需要,应前往正规医院诊治,以免贻误病情。■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内容选自《中国中医药报》2023年4月21日第五版,唐学、沈中杰 湖南中医药大学,吴清明 湖南省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