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医药服务 > 大医精诚

国医大师朱良春:辨治肝炎经验

发布日期:2022-12-01 18:31:48 来源:本网 浏览次数:- 字号:

  图片

  朱良春 国医大师(1917.8-2015.12)

  朱良春,首届国医大师,我国著名中医药学家、中医教育家,首批全国继承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导师,南通市中医院首任院长,南京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现将朱老辨治肝炎经验介绍如下,以飨同仁。

  肝炎如不及时治疗及控制,可逐渐形成肝硬化,继而可能发展为肝癌而危及生命,其危害不可说不大。那么,中医如何辨治肝炎?

  ● 案1:

  俞某,女,时年61岁,教师。2002年7月8日就诊。

  患者乏力,腹胀,牙龈出血,大便时溏时干,纳呆,口干口苦,面色晦滞,苔薄腻,舌偏红,脉细弦。既往有乙肝病史十余年。肝功能:ALT 191U/L,ALP 100U/L,GGT 120U/L,AST 202U/L,白蛋白39g/L,球蛋白50g/L,A/G 0.8,比例倒置。B超提示慢性肝病。患者眼血管扩张弯曲,说明肝病仍活动进展,预后堪虞。拟清肝解毒,佐以软坚。

  处方:

  赤白芍各12g,丹参15g,枸杞子15g,楮实子20g,茵陈30g,土茯苓30g,土鳖虫10g,广郁金20g,贯众15g,生牡蛎30g(先煎),制鳖甲12g(打)。


  图片


  ▲白芍

  服药21剂,患者仍腹胀、便溏,余症状明显好转。上方加广郁金、炒白术、枳壳、柴胡等疏肝理气健脾之药,又进10剂后,病情平稳,上述症状基本消失。肝功能复查,除血清白蛋白、球蛋白比轻度倒置外,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继进原方巩固治疗。

  按:慢性活动性肝炎以肝脾虚损为本,疫毒瘀血为标,朱老常以土茯苓、茵陈、半枝莲、贯众清肝解毒,用白术、山药、熟薏苡仁健脾扶正,柴胡、金铃子、郁金疏利肝胆,赤芍、丹参、土鳖虫化瘀和络。配合复肝胶囊,疗效满意。

  ● 案2:

  周某,女,时年38岁,教师。

  患者有肝炎、眩晕宿病,近因操持烦劳,旧恙复作,面时烘热,肢麻口干,心下漾漾欲吐,带下频仍。舌质红,苔薄黄,脉弦劲。证属肝阴不足,风阳上扰,治拟养阴清肝,以定风眩。

  处方:

  生槐角、川石斛各15g,决明子、生白芍、夏枯草各12g,杭菊花、穞豆衣、车前子(包)各10g,生牡蛎30g(先煎)。

  连进5剂,眩晕已除,肝功能正常,诸恙均减。嘱常服杞菊地黄丸善后。



  ▲川石斛

  ● 案3:

  潘某,男,时年42岁,工人。

  患者慢性肝炎已延三载,肝功能不正常,经常通宵难以交睫,眠亦多梦,周身乏力,焦躁不安,右胁隐痛,口苦而干,小溲色黄,舌尖红,苔薄黄,脉弦微数,迭进养血安神之品。此厥阴郁热深藏,肝阴受损,魂不守舍使然也。亟宜清肝宁神,交通阴阳。

  处方:

  法半夏、夏枯草、柏子仁、丹参各12g,珍珠母30g(先煎),琥珀末2.5g(吞),川百合20g。

  连进5剂,夜能入寐,口苦、胁痛诸恙均减。仍予原方出入,共服二十余剂,夜能酣寐,诸恙均释,复查肝功能已正常。

  ● 案4:

  孙某,男,时年36岁,工人。

  患者患慢性迁延性肝炎已4年,迭治未愈,经常头眩,神疲,牙龈渗血,时多时少,心悸胁痛,夜寐不实,多梦,苔薄,舌质红,脉弦细。此肝阴亏损、虚火上炎、疫毒未清之证。治宜养肝阴,戢浮火,解疫毒。

  处方:

  川石斛、金铃子各10g,旱莲草、制黄精、川百合各15g,枸杞子、白花蛇舌草各20g,夜交藤30g,甘草6g。10剂,每日1剂。

  二诊:药后诸象均见好转,牙龈渗血亦止。苔薄,脉小弦。再予原方5剂,以善后之。

  郑重申明:

  由于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不同,本案中的方药和剂量仅适用于本案病人当时的病情。未经中医辨证诊治,不得照搬使用本案中的处方和剂量。广大读者如有需要,应前往正规医院诊治,以免贻误病情。■

  【来源:悦读中医,内容整理自:《国医大师朱良春:治疗疑难危急重症经验集》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方邦江、周爽主编】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