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要闻 > 工作动态

阳春市积极创建基层中医药工作全国示范

发布日期:2024-07-02 16:38:29 来源:南方+ 浏览次数:- 字号: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五千年来,从中国现存最早的医书《黄帝内经》,到“医圣”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再到李时珍尝百草写出《本草纲目》,中医药在传承中创新,并且与现代医学相得益彰,不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阳春,地处广东省西南部,这里生态气候环境优越,有利用价值的药用植物众多,早在1991年7月就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列为全国农村中医工作试点县,先后获得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市)、全国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春州大地,南药飘香。这里有种植历史1300余年的“四大南药之首”春砂仁,获“中国春砂仁之乡”称号;亚洲制药中医药科技产业园项目、广东一片天医药集团制药有限公司等项目发展态势良好,中医药产业正乘风而上;中医药非遗技艺众多,阳春市中医院等机构不断发展壮大,中医药已成为惠及民生的一项重要内容……

  当前,阳春市正坚持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强化基层中医药服务网络建设,夯实中医药人才队伍,大力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水平,促进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全力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

  以最优生态,孕育南药“聚宝盆”

  位于阳春市春城街道蟠龙村金花坑的春砂仁种植基地,群山苍翠、流水潺潺,保持着最原始的自然生态。这里独特的土壤和气候,孕育出高品质的“四大南药之首”——春砂仁。

图片

  近日,笔者从当地的阳春市恒豐实业有限公司了解到,该公司集春砂仁生产、加工、销售、品牌运营、科研及生态康养旅游于一体,通过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旅游”的模式,已辐射带动6000多户农户种植春砂仁,总面积达5万多亩。

  该公司对蟠龙村及周边生产的春砂仁统一收购、集中烘焙,通过引进先进的加工设备,采用半自动化、无尘化生产技术,确保春砂仁的加工质量和效率,推动春砂仁产业向高端化、品牌化方向发展。目前,公司烘培加工厂日产能20吨,建有春砂仁加工生产线4条。

  “蔤产蟠龙特色夸,医林珍品重春砂。”作为阳春市著名特产,春砂仁在当地的种植历史已有1300多年,并以优良的品质享誉海内外。近年来,阳春市充分发挥“中国春砂仁之乡”“2023年广东非遗手信”“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品牌效应,全力打造春砂仁这一闪亮名片,借助春砂仁列入广东省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项目契机,推动春砂仁产业成为当地南药产业的“龙头”。

  目前,阳春市春砂仁种植面积约9.51万亩,2023年鲜果产量3385吨,产值13.4亿元,春砂仁产品加工企业有15家,衍生产品涵盖保健品、药酒、饮品、化妆品、调料食品5大类20多种,产品远销全国各地。阳春市恒豐实业有限公司的“金花坑”牌干果、广东嘉华生物化工有限公司的“阳灵”牌鲜果蜜入选2021年“粤字号”农业品牌。

  阳春地处亚热带气候区,气候温暖湿润、阳光充足,为各类南药种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近年来,阳春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这里天更蓝、水更清、林更绿,良好的生态环境已成为推动中医药产业发展的核心优势。

  近日,笔者在阳春市春城街道林田村双树自然村看到,村民们种植的南药白蔻、山姜子花满枝头,香飘四溢。据悉,白蔻、山姜子这两种南药每年亩产干果可达30公斤以上,市场售价每公斤150元。种植户表示,在林地内间种白蔻、山姜子可推动林下经济发展,提高村民收入。

  在山间田野,春州大地处处南药飘香。如今,阳春市种有藿香、沙姜、淮山、凉粉草、牛大力、首乌、八角等南药共16.5万多亩,其中产值上千万元的就有春砂仁、藿香、沙姜、淮山、牛大力等。这些南药种植产业,不仅为阳春市中医药事业提供支撑,也成为当地药农的致富产业,为助力“百千万工程”起到了良好作用。

  以最强举措,推动示范创建工作

  6月21日,阳春市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现场评审工作反馈会召开。省评审专家组组长、云浮市中医药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四级调研员陈权英,阳江市卫生健康局党组书记关华勋,阳春市委书记、市长李谦常,阳春市副市长曾庆婵出席会议。

图片

  据悉,6月19日至20日期间,省中医药局派出评审专家组对阳春市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开展评审。专家组通过听取汇报、查阅资料、实地检查和开展访谈等形式,对阳春市人民政府及各职能部门落实国家相关政策措施以及本地区基层中医药发展各项措施进行全面评审,访谈了相关负责人以及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现场检查阳春市中医院、市人民医院、市妇幼保健院,抽查潭水镇中心卫生院等4家基层医疗机构。

  会上,省评审专家组充分肯定了阳春市发展中医药工作取得的成效,希望阳春市再接再厉,加强部门沟通、加大政策支持、充实人才队伍、加快信息化建设、提升服务水平,全面推动地区中医药事业发展,为全省、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提供更多“阳春经验”。

  李谦常表示,将坚持问题导向,明确细化责任时限,全面补齐短板强弱项,举一反三推动亮点变示范、示范变标杆。加大资金投入,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建立健全多元化投入机制,继续重点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服务能力,强化基层医疗机构枢纽作用,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推动医共体互联互通平台升级,打造好现代中医制药产业集群,持续优化中医药服务供给,让百姓从“方便看中医”到“看上好中医”,从“有”到“优”,推动阳春市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

  现场评审工作相关会议的召开,为阳春市中医药事业发展立起了风向标、指挥棒,成为阳春市全面推进示范创建工作的重要节点。

图片

  近年来,阳春市把中医药事业发展作为护绿美、兴产业、惠民生的重要抓手,以最强举措高位推进。第四届岭南中药材保护与发展推进会在阳春市举办,成为当地中医药产业发展的一件盛事;去年8月,阳春市政协委员赴安徽省阜阳市、亳州市、六安市等地考察调研中医药产业,汲取学习中医药产业发展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助力加快打造百亿级生物中医药产业集群;今年6月以来,阳江市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现场会、阳春市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现场评审工作汇报会在阳春市召开,省人大、省中医药局到阳春开展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广东省中医药条例》情况执法检查,对阳春传承发展中医药相关做法表示肯定……

图片

  阳春市坚持政府主导,全面推进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创建工作。阳春市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2023年6月,该市召开全市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动员会议;2023年7月,该市7部门联合制定了《阳春市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四五”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23年9月,该市出台《阳春市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实施方案》,明确了创建工作的目标、步骤及保障措施,同时将中医药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及市政府年度工作目标;此外,该市还全力支持引进和培养中医药中高端人才,放宽长期于基层服务的中医师(全科类)晋升条件。

  以最优服务,打造中医药产业集群

  今年2月,亚洲制药(广东)有限公司中医药科技产业园项目在阳春市产业转移工业园站港片区举办奠基典礼。伴随着礼炮齐鸣,出席奠基仪式的领导及嘉宾共同挥锹、铲沙、培土,标志着该项目正式动工。

图片

  据介绍,项目将打造“中药智能制造+中医药文旅融合”为一体的中医药科技产业园,由一片天集团与亚洲制药携手合作投资建设,总投资约8.5亿元,占地约23.3万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22.56万平方米,主要用于中药口服制剂及植物提取物生产。

  中医药科技产业园已于2023年12月中完成立项,2024年2月开工,预计2025年6月建成投产,园区建设2026年全面竣工,将建造中医药博物馆、岭南中药文化长廊和神农百草园等。项目建成后,将打造为国家4A级风景区、中医药文化研学科普营地、中医药文旅融合示范地和城市旅游“新名片”。

  “中医药科技产业园,是阳春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标志性、示范性、引领性的重要项目。”阳春市有关负责人表示,为服务保障好中医药产业发展,该市将认真落实“营商环境年”部署,全力为企业提供“一站式”“全方位”“保姆式”服务,打造办事更高效的政务环境、企业更满意的政策环境、发展更有序的市场环境。

  中医药科技产业园项目的落地推进,是阳春以最优服务、最实举措全力打造百亿级中医药产业集群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阳春市立足本地中药材种植、流通等集聚优势,优先支持中药提取、配方颗粒生产企业发展,不断提高主导产业基础能力,推动传统制药产业优化升级,促进制药产业集聚发展。

图片

  走进广东一片天医药集团制药有限公司,一座座现代化厂房拔地而起、连片成群。生产车间内,一盒盒药品在全自动生产线上有序运输,被分装到药盒中进行打包装箱,等待发往全国市场。

  在该公司设立的广东省博士工作站内,研发人员正在分析药品检测数据。据公司生产总监、博士工作站站长曾秋红介绍,博士工作站目前有3名专职研发人员,主要对春砂仁系列产品进行开发,已成功研发的产品有春砂佛手胶囊等。

  “研发人员对各个生长阶段的春砂仁进行采样、检验和对比分析,以达到最优药效。”曾秋红说,接下来将把精力投入到打造中医药科技产业园内的中药种植园区,为阳春市南药种植、研发事业增添新动能。

  据悉,广东一片天医药集团制药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9月,是阳春的本土大型民营现代化制药企业,集药品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专业从事药品及保健食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被评为“广东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该公司生产的胶囊剂、片剂、颗粒剂等中药产品达20多种,其中“喉疾灵胶囊”“清热祛湿颗粒”蜚声全国、深受好评。待中医药科技产业园项目达产后,预计年产值20亿元,工业增加值5.6亿元,可创造税收超1亿元,带动就业2000人。

  以最实“下沉”,让中医药惠及基层群众

  2023年11月,2023年广东省中医药文化传播之“大医精诚——中医名家走基层”活动(阳春站)、阳春市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暨第三届“膏方节”活动启动仪式在阳春市中医院举行。活动全面贯彻落实全省中医药大会精神,弘扬“大医精诚”精神,助力中医药资源“下沉”基层,提高中医药健康服务水平。当天,阳春市还启动了第三届“膏方节”活动。

  “充分发挥阳春市中医院的‘龙头’示范带动作用,做好中医类别全科医生培训工作,建设高素质中医药人才队伍,这是为基层群众提供更优中医药服务的关键举措。”阳春市有关负责人表示,该市以全力推进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创建工作为契机,通过以创促建,不断完善和提升阳春中医药服务条件和能力,推动国家级中医特色专科建设,提升县域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

图片

  活动举行了中医传承工作室揭牌仪式、赠书仪式和拜师仪式,展示了阳春市中医院自主研发的26种膏方、10多种院内制剂。6位来自治未病科、脑病科、糖尿病科、脾胃病科、肾病科、耳鼻喉科的专家为群众现场把脉问诊,前来就诊的群众络绎不绝,让群众足不出市就能享受到省级名中医的服务。据悉,阳春市中医院还设立了4个省名中医传承工作室,引进了6位省级名中医作为导师,通过“师带徒”的方式培养8名中医骨干,加快中医药人才培养步伐。

  这是阳春市推动中医药资源向基层延伸倾斜的一个缩影。几千年来,中医药为保障中华民族的健康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如今,中医药在阳春焕发出新光彩、新活力。

  中医药健康服务义诊下基层活动开展如火如荼,群众在“家门口”就可享受优质中医药医疗资源;“十大民生实事”之一的“中医馆”“中医阁”项目建设卓有成效,2023年完成2间中医馆内涵建设和25个中医阁项目建设,计划2024―2025年完成2个中医馆内涵建设和54个中医阁项目建设,实现中医馆、中医阁全覆盖;预计于今年10月举行的2024年“重阳古墟”迎重大变化,届时将建成10多家集推拿、展示、销售于一体的中医药商铺,打造药膳街、南药文化街等,成为南药销售的一个重要平台;春邑王氏延龄堂治骨折跌打疗法、罗老膏药制作技艺、阳春药浴、中炽药灸外用药酒配制技艺、黎氏草药疗法、春砂仁炮制技艺等中医药非遗项目植根民间、深入民间,并在基层不断发扬光大……

图片

  阳春市总面积4037.8平方公里,总人口122.4万人,常住人口88.1万人;下辖15个镇、2个街道,309个行政村、42个社区。目前,全市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768间,全市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实有床位5765张,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达到354人,较为完善的中医药医疗服务体系基本形成。

  医疗惠民事业中,中医药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阳春市坚持上下联动,加强基层中医药服务网络建设。加大中医药硬件基础建设投入,近年来积极向上级争取资金5.8亿元,落实卫生健康重点建设项目7项,保障创建全国中医药工作示范县工作专项经费;强化阳春市中医院建设,推动阳春市中医院迁建项目立项建设,该院目前有中医类别医师159人,占比60.9%,是地区首个“省级名中医诊室”,设立了“岭南梁氏脾胃病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阳春市中医院工作站”“广东省名中医黄穗平主任医师工作室”,同时建有博士人才工作站,柔性引进30余名博士;加强医院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开设中医内科、中医儿科、针灸、推拿、康复医学等五个专业,推动中西医结合应用;加强基层中医服务能力建设。目前全市18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都规范设置有中医科室、中药房,有中医类别医师147人,基层中医诊疗量占比达37.9%;加强基层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近年来每年开展一次中医药人员和乡村医生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培训率达100%,2017—2023年选派73名中医类别医生进行了全科医生培训;逐年加大中医药事业和专项经费的投入,从2021年占比的18.05%到2023年占比的33.25%;制定了《阳春市中医药文化宣传工作方案(2023—2025年)》,截至2024年5月,进乡宣传中医药文化4000多场,提升公众对中医药知识的了解与认识。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