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要闻 > 工作动态

科研临床双轮驱动中医导引发展

发布日期:2024-02-20 17:39:08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浏览次数:- 字号:
  在近日召开的第三届中医导引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医学气功学会2023年中医导引学术年会上,中医导引的科学研究和临床规范应用成为专家的关注焦点——

图片

  中医导引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通过导气和引体结合锻炼实现防治疾病的传统疗法。作为中医传统疗法的杰出代表,其深厚的历史积淀和独特理论以及较高的可操作性和可复制性,为许多慢性疾病和身心疾病提供了中医特色的运动治疗方案。

  “新时期以来,中医导引临床服务范围不断拓展,研究质量快速提升,多科室、多病种的规范应用成为中医导引临床服务的新共识。但仍存在着传承不够、应用不足等问题。中医导引的科学研究和临床规范应用成为中医导引高质量发展关键驱动。”在近日召开的第三届中医导引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医学气功学会2023年中医导引学术年会上,中国医学气功学会中医导引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吴金鹏总结中医导引发展成果,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提高中医导引有效性证据等级

  中医导引是中医临床手段之一,也有着深厚的中国哲学文化色彩。以往由于科学循证较少,研究可重复性不足,导致很多人对中医导引的临床价值持怀疑态度。

  中医导引的临床疗效有没有证据支撑,证据质量如何?广东省中医院以国际国内学术期刊发表的中医导引临床研究文献为对象开展了证据图分析。会上,该院循证医学中心主任郭新峰汇报了最新研究成果。

  “我们系统检索到了21458篇中医导引临床研究的论文,对1822篇随机对照试验和195篇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论文进行了详细评价。结果显示,88.2%的系统评价显示导引具有积极的疗效、4.1%显示导引的疗效尚不清楚、7.7%显示导引无效。”郭新峰表示,所纳入的研究认为导引在临床症状、功能指标、心理量表、生活质量、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指标等方面比对照组更有效的研究占绝大多数。

  “尽管这些年中医导引的研究证据等级有所提升,但整体研究质量还是偏低。”郭新峰补充说,研究显示,有11.3%的导引相关系统评价被评为中等质量证据、45.6%的被评为低质量证据,还有43.1%被评为极低质量证据。对此,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推拿研究所副研究员朱清广也持有同样观点,“我们做了一项传统中医运动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系统评价研究,发表在Frontiers in public health(《公共卫生前沿》)上,这一研究为中医导引解决膝痛和功能障碍提供了部分有益证据。然而由于中医导引运动的多样性,还需要更多高质量临床研究验证其疗效。”

  深入中医导引适应症研究

  自《黄帝内经》将中医导引列为“五法”之一以来,其临床价值被历代医家高度重视,探索总结了大量导引临床应用经验。西汉《引书》共提出对44种病证的导引治疗方法,涉及内、外、泌尿、五官、口腔、精神等科。隋代《诸病源候论》所载的71门1739候中,有106候可应用导引方法。清代《杂病源流犀烛》中收录了约40种病证的导引方。

  “在我们研究的文献中,导引治疗主要包括15个疾病系统和79种不同疾病或症状,按研究数量依次为肌肉骨骼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精神行为和认知障碍类疾病、内分泌代谢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郭新峰说,基于这些研究,可以初步梳理出不同导引的优势适应症,如太极、易筋经、五禽戏对肌肉骨骼系统疾病有效,八段锦对内分泌、代谢病和循环系统疾病有较好的效果,六字诀主要用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

  其他来自全国的专家学者也分享了中医导引对不同疾病的干预成果。

  “太极拳是减少50岁或以上中心性肥胖成人腰围的有效方法。”香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及运动学系主任萧明辉开展的一项太极拳对中老年人中心性肥胖的分组随机对照研究显示,与对照组相比,两个干预组的腰围都有所下降。此外,他还开展了一项太极拳(传统运动)对失眠老年人睡眠影响的随机临床试验研究,显示传统运动和太极拳都能改善睡眠,其有益效果可持续24个月。

  “中医传统运动(八段锦)康复,疗效确切,然而既往八段锦研究集中于出院后进行,无法用于卧床患者。序贯八段锦适用于卧床患者,可以让危重症患者早期‘动起来’。在急性心梗以及上呼吸机的重症患者等切入的康复中显现出效果。”广东省中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护师张晓璇说。

  北京小汤山医院中西医结合康复门诊副主任孙洁表示,“八段锦运动后,随着心功能的增强,心排血量和射血量增加,静息心肌的耗氧量下降,能够有效改善血管的弹性并对血压、血糖和血脂有较好作用。我们在临床上也开始了一些相关探索。”

  呼吸道疾病康复成为当前人们关注的话题。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呼吸科主任李光熙分享了中医导引对呼吸慢病康复的临床实践与进展,认为中医导引能在此类疾病的康复中发挥积极作用。

  “中医导引作为一种治疗手段,根还是在临床。深入开展中医导引适应证的研究,明确导引适应证的基本范围是我们下一步的重点工作。”吴金鹏说。

  突破中医导引发展的现实瓶颈

  “目前,中医导引发展还面临着一些亟待突破的瓶颈。如科室建制缺位、收费项目衔接不畅、各项标准缺失等,这些都导致中医导引难在医疗机构实现规范化、规模化应用。”吴金鹏表示,当下,大多数医疗机构并没有为中医导引治疗设置专门科室,其治疗大多散在于针灸、骨伤、康复、推拿、内分泌等临床科室。而在收费上,尽管2012年版本的《全国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中,明确将放松功治疗、内养功治疗等列为正式医疗项目,但由于地方衔接不畅等原因,目前很多省份并没有将这些治疗列入正式医疗项目。这也导致临床医生难以开具处方,部分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只能以康复处方来替代。

  “可以说,很多临床医生的中医导引服务都是在义务劳动。”吴金鹏说,这些客观问题的存在,使中医导引难以开展规范化、规模化应用,难以融入医疗机构的现有治疗体系,临床、科研等也随之受影响。

  天津迈出了“破冰”一步,率先在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治未病科成立气功门诊。据该院治未病科副主任医师张福顺介绍,该院物价科按照技术难度、风险系数和实际消耗,对放松功治疗和内养功治疗进行了价格拟定,后经有关部门审核通过,医院依此规服务患者。除放松功和内养功为收费项目外,中医形神庄气功等功法都是免费项目。

  “天津的做法给全国做了示范,希望随着中医导引的不断发展,各项瓶颈也能逐一突破。”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康复科主任毕鸿雁说。

  吴金鹏表示,目前,中国医学气功学会中医导引专业委员会计划牵头拟定一份中医医疗机构中医导引实施规范。同时,专委会也在加快开展中医导引相关标准的编制工作。目前已系统整理了古代导引文献,并依据原文全面筛选了名词术语300余条,正在进行条目的筛选与论证,中医临床医生导引基本功培训、中医医疗机构中医导引基本功比赛等工作也将启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