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
晚上17时,贵州省铜仁市中心区域的中南门古城人流如织,古香古色的梵净医馆吸引着来往行人的目光。梵净医馆内一排排中药展示柜,摆放着精品中药材;一本本医药典籍,蕴藏着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它既是铜仁市中医医院的一个门诊部,也是莞铜两地联合打造的医疗协作示范基地。
东莞和铜仁,从东江之畔到云贵高原,两地虽相隔千里,却因新一轮东西部协作工作而结缘,成为共谋发展的“亲兄弟”。
2021年7月为起点,到今年7月底,东莞已派遣医疗专家197名,在铜仁成立东莞名医工作室10个。医院结成对子、专家倾力帮扶、学科携手建设……一项项协作举措推动铜仁中医药事业步步登高,中医诊疗水平频频提升,更好地服务着贵州东北部的广大群众,提升着当地居民的健康幸福感。
一、山海情深,铜仁的群众在家门口看上大专家
季夏,在贵州省铜仁市玉屏侗族自治县中医院,东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骨伤科副主任医师杨耿华正在教学中医特色治疗技术——棍点理筋正骨治疗手法。一群当地的医生围在杨耿华身旁,不时相互交流心得。
查房、手术、门诊、授课……在玉屏侗族自治县中医院骨科,杨耿华过得繁忙而充实,在两个月的时间里,他积极参与骨科查房45次、开展骨科方向专题讲座6次、出诊450次、开展手术45次、积极参与医院会诊指导20次。他带来的胫骨骨膜牵张术,有效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填补了当地技术空白。
从东莞风尘仆仆而来的中医药专家,不止杨耿华一人。
自莞铜医疗协作以来,东莞市虎门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帮扶专家李洁奔走在梵净医馆、松桃苗族自治县民族中医院等多个医疗机构开展“毫火针”中医特色疗法。“粤港澳大湾区毫火针疗法培训推广中心”为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卫生与健康合作大会签约项目,该项目被列为东莞市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点项目,并列入省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由毫火针疗法创始人刘恩明教授在东莞市传承、推广。作为刘氏毫火针第三代传承人,李洁致力于将毫火针疗法发扬光大,毫火针疗法也通过莞铜协作的机遇在铜仁市蓬勃发展,深受当地居民欢迎。
来自石梁乡的任廷先老人脚痛导致走路迟缓、行动不便,疼痛感也使她晚上睡不好觉,这种症状已经持续了4个月的时间。李洁为她治疗过一次以后,症状明显改善,睡觉也能睡得安稳,走路、翻身都不痛了。这一天,在家人的陪伴下,她来进行第二次治疗。
一枚银针、一碗汤药,东莞专家悬壶铜仁,与当地的群众结下了深情厚谊。
二、真帮实扶,助力铜仁医疗体系“强筋健骨”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如何让当地医生成长起来,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伍,由技术“输血”向“造血”转变,这才是医疗帮扶的核心。
通过“组团式”医疗帮扶,东莞正助力铜仁打造更为完善的中医药服务体系。
结对帮扶,夯实基础。在2021年新一轮东西部协作启动后,东莞市中医院、东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实行“组团式”帮扶模式,与铜仁市中医医院同携手,一体化系统推进管理强院、品牌强院、人才强院三项工程,帮助铜仁市中医医院实现起点高、步子快、成效好的跨越式发展,为建设全市中医龙头医院和区域性中医医疗中心奠定了坚实基础。
建章立制,规范管理。来自东莞的专家们把先进的管理理念移植到铜仁,转变干部职工的观念,提振职工的精气神,有力推进了医院各项工作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推动工作部署落地见效。据统计,铜仁市中医医院借鉴东莞的成功经验,规范制订相关制度500多个。
品牌强院,打造高地。东莞以推动医院重点学科发展为抓手,厚植业务上的“硬实力”,带动一盘棋发展。两家东莞医院拿出国家、省、市的优势学科与铜仁市中医医院科室开展“点对点”联系共建,组织“专家团”周连线、月回访地给予常态化指导,急诊科联盟及危急重症医学部、骨科专科联盟、治未病联盟等等发展共同体纷纷成立,全面提升了医院的学科能力。
为深入贯彻“十四五”时期三级医院对口帮扶县级医院工作方案,作为定向对口帮扶铜仁市玉屏侗族自治县中医医院的单位,东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在专科建设、制度建立、人才培养、科研创新、临床带教等方面,积极探索中西医协同的管理模式,协助玉屏侗族自治县中医医院补短板、强专科,特别是大力支持玉屏侗族自治县中医医院骨伤科筹建重点专科,提升综合竞争力。此外,东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依托“东莞市中医康复中心”医疗技术力量,在铜仁市中医医院开展中医康复诊疗技术帮扶,开展新技术浮针疗法,制定颈椎病、腰椎病、中风病的中医优势诊疗方案。
三、续写新篇,中医药协作鼓足干劲大步迈向前
作为莞铜协作示范性医院建设的典范,如今,梵净医馆汇集了东莞、铜仁的知名中医专家,帮扶专家卢国樑、黄海燕等10个“名医工作站”相继落地,“头雁引航”让当地青年医生成为学术传承人。医馆充分发挥中医内、外、妇、儿专科特色和优势,开展特色治疗“中医日间病房”,为市民提供全方位的“简、便、廉、验”中医药服务。
两年时间,东莞市打出提质增效“组合拳”,莞铜卫生协作硕果累累。2021年7月以来,东莞市共派遣医疗专家197名,其中中医药专家29名,累计开展义诊153次、派出607人次,惠及人群30200人次;开展临床教学800次,手术示教2800次、病例研讨505次,开展中医特色治疗153次,服务群众4000余人次;莞铜两地开展远程中医诊疗会诊166次,手术6204例,引入新技术137项,填补技术空白133项。铜仁市的中医药服务能力和可及性得到了显著提升。
铜仁所需,东莞所能。今年的5月23日,在《“十四五”时期莞铜东西部协作卫生健康框架协议》基础上,东莞、铜仁两市卫生健康局又签订了《“十四五”时期莞铜东西部协作卫生健康框架协议中医药领域补充协议》,进一步深化两市在中医药领域的医疗卫生协作。在中医药文化宣传方面,在莞铜两地卫生健康部门的指导下,农工党东莞市委会中医药科普党员志愿服务队在铜仁市逸群小学开展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
带着使命、带着担当、带着情感,一批又一批的莞邑中医人接过“接力棒”,擦亮“悬壶莞邑”品牌,一边躬身入局为当地群众看病问诊,借力东莞的优势医疗资源,守护铜仁人民的健康福祉;一边放眼长远、提前谋划,带教授课、建设学科、包扶帮带助培,不断带动着铜仁医疗技术水平的稳步提升,“自主造血”能力变得越来越强。
帮扶行千里,爱心连莞铜。东莞医护,正在铜仁医疗帮扶的路上留下坚实的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