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方医科大学“名老中医传承班”拜师仪式在该校顺德校区中医药文化基地(杏园)举行。
▲传承班弟子拜师仪式
该校中医药学院2020级中医学(名老中医传承班)的30名学子,身着古装、呈拜师帖、呈六礼束脩、呈敬师礼茶,正式拜入名老中医导师门下,开启跟师学习的中医传承培养生涯。
学生完成敬献六礼等传统礼仪
据悉,“名老中医传承班”是南方医科大学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养中医创新传承人才的重要载体,迄今该校已连续举办了八届。拜师仪式是“名老中医传承班”的传统特色项目,弟子们需上台完成呈拜师帖、敬献六礼、敬奉茶水、行拜师礼、戒尺加身、师长回礼等环节。
拜师仪式现场,传承班全体弟子面朝东方行三拜之礼。一拜:华夏文明,得蒙先庇;二拜:先圣之道,功过古今;三拜:格物致知,修身治齐。礼毕,弟子们齐声诵读《大医精诚》节选,表明弟子牢记医家先贤之言、心怀苍生、悬壶济世的决心。
▲传承班弟子行拜师礼
随后,弟子上台呈拜师帖,并向老师献上六礼。六礼包括:芹菜,寓意勤奋好学,业精于勤;肉干,是孔子规定的拜师礼,以表达弟子心意;桂圆,寓意功德圆满;红枣,寓意早早高中;红豆,寓意红运高照;莲子,心苦,寓意苦心教育。
名老中医寄语传承班弟子
名老中医传承班导师、全国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吕志平指出,该班是针对学历教育过程中,经典和临床学习不足等问题,探索师承教育和学历教育双体合一的实践,以求有所互补、提高质量。
吕志平认为,传承班应做好五方面的传承:一是传承中华文化。传统医药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促进文明互鉴,维护人民健康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要用中医药学这把钥匙打开中华文明的宝库,让它闪耀更加灿烂的光芒。
二是传承经典精华。中医经典是中医创新发展的源头活水,是历代医家长期医疗实践经验的总结,是智慧结晶。传承班的弟子首先要精研熟记经典,坚持中医原则思维,遵循中医药发展的规律。
三是传承临床所长。中医学是一门应用科学,临床是其学术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传承班弟子应重视临床、勤于临床、反复临床,在跟师过程中,要注意总结导师的学术思想,及其辨证论治的规律和心得。
四是传承创新精神。创新是中医药发展的生命力,是中医现代化的关键所在,是中医药走向世界的必然途径。创新发展中医药要与现代科学技术有机结合。
传承班导师在中西医结合临床诊治疾病、科研探索上有丰富经验,弟子们要充分利用所学的中西医知识,勤于思考、善于总结、潜心为学,方有所作为。
五是传承大医精诚。传承大医精诚就是要传承中医名师名家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在临证中要始终“以病人为中心”,对患者一视同仁、全力救治,秉承大医精诚之魂,争当德才兼备之岐黄传人。
▲师生合影
名老中医传承班导师、南粤优秀教师贾钰华表示:“通过老师的传帮带和学生的自身努力,弘扬中医药的仁爱思想,传承中医药理论和实践经验,培养中医药优秀人才,推动中医药事业不断发展。”
贾钰华寄语弟子:一是不畏艰难,方得真传。师承,自古就是传承和发扬中医药的重要途径。当年朱丹溪风雨无阻在罗知悌门外等候三月,方得其真传,成为一代名医。古往今来,无数中医人总结治病救人的经验,薪火相传,才有如今丰富的中医药科学体系。
二是三人行必有我师。古人云学无止境,多向师长、同道学习,多向书本取经,既要继承,但又不能墨守陈规,要敢于创新,将患者的笑颜与攻克疑难杂症的成就感转化为进一步学习的动力。
三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学习中医并不容易,四大经典,需要苦读钻研;中医典籍浩如烟海,需要我们皓首穷经。
“同学们要不焦躁,不气馁,脚踏实地,把今天的拜师仪式,作为扬帆起航的起点。希望弟子们铭记学校领导和老师的教诲,不忘初心,博学笃行,尚德济世,为继承和发扬中医药事业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年华。”
“三重四结合”构建中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据介绍,“名老中医传承班”的突出特点是“三重四结合”,即以“重经典、重实践、重创新”为理念导向,以“传承创新结合、教学科研结合、基础临床结合、课内课外结合”为核心内容;以经典传承为重点,加强经典古籍研读;以全程临床为支撑,注重医学实践的连续性;以中西医结合为突破,注重创新思维的多重性;以质量监控为手段,注重质量的可靠性,形成了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循环路径,为有效探索“双体合一”的中医创新人才培养提供质量保证。
自2014年起,南方医科大学开办“名老中医传承班”,借鉴现代医学教育模式长处,继承中医师承教育模式的精髓,探索实践院校学历教育与中医师承教育两种体系高度融合的中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传承班的老师均在中医药临床一线工作20年以上,拥有全国中医药教学名师、国家岐黄学者、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等优秀师资。
每届传承班遴选20-30名优秀学生拜入老师门下学习,通过“精英化教育”为社会培养高层次中医药传承创新人才。
2019年起,“名老中医传承班”面向全国高考学子独立招生。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这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成效显著,中医创新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人才培养特色鲜明,优势突出,曾获第九届广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2015年以来,传承班学生获得各级别竞赛奖项120余项,参加各类创新课题70余项,公开发表论文40余篇,参编导师著作近20部。中医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保持全国前列,2014年、2015年和2016年连续3年获得全国第一。■
【来源:羊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