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要闻 > 工作动态

全球征集!广中医筹建全国首家抗疫文献馆,你有这些书吗?

发布日期:2020-06-24 17:43:09 来源:广东省中医药局 浏览次数:- 字号:

  6月23日,广州中医药大学(以下简称“广中医”)图书馆召开抗疫文献全球征集发布会。记者在会上获悉,该馆正在建设全国首家抗疫文献馆,面向全球校友和民众广泛征集中西医药抗疫文献和中医古籍。

  抗疫英雄“德叔”担任征集代言人

  在发布会上,广中医副校长、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著名抗疫英雄张忠德(人称“德叔”)担任抗疫文献全球征集代言人并率先捐赠了包括最新出版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医案精选》等个人著作10种共150册。

  张忠德指出,南粤之地由于地理气候原因,传染病多发,南粤的历史相当一部分就是南粤人民与各种疫病相斗争的历史。作为地处南粤、全国最早的中医药大学之一的广州中医药大学,将全球抗疫的资料、史料加以保存、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我们希望通过建设抗疫文献馆,及时把中医以及中西医结合抗疫的成果总结、挖掘,为今后中西医应对新发、突发的疫病提供一个专业平台,这不仅造福南粤人民,更是造福全人类。”张忠德说。

  

  ▲广中医副校长潘华峰(右)与张忠德(左)为陈伯授戴中医药古籍捐献保护志愿者绶带

  据悉,该馆征集的抗疫文献包括历代抗击疫病、中医药海外传播发展、西医药在中国传播发展等的相关文献资料以及中医药古籍。同时也包括岭南地方文献,如历代岭南人士著述,岭南地区医药、地理、文化、历史、饮食等方面文献。

  文献形式包括著作、手稿、地方史志、档案文书、政府公报、名册名录、家谱、证书、证章、影像、媒体报道等,以及医疗工具、科研器械、标本等实物资料。

  广中医科技创新中心党总支书记刘梅表示,加强中医古籍的现代研究,做到传承精华基础上的守正创新,既有利于提高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更有利于推动中医药创新发展。

  “我们近期接受古籍捐赠时发现,市民家中很多古籍出现破损,拿回后我们马上进行了杀虫和修补工作,希望尽可能地保护好这些文化遗产。”广中医图书馆馆长张正教授表示,该馆已专门成立了文献征集工作小组,正多渠道联系海内外人士,努力拓展获取文献的途径,将尽快把抗疫文献库建成一定规模。

  84岁的西关陈伯赠旧书三百多册

  今年文化与自然遗产日前夕,广中医图书馆晒出深藏于中医古籍中的治疫经验与有效方药,并呼吁社会公众关注、保护与捐赠中医古籍。羊城晚报等多家媒体对此进行报道,引起社会反响,此后短短一周内,有多位热心市民向该馆捐赠古籍与医书。

  全国五星志愿者、84岁的西关老伯陈杰禹在发布会上被聘为中医药古籍捐献保护志愿者,他向广中医图书馆捐赠了311册旧书,其中有清代版本31册,民国线装书99册。赠书中最为珍贵的是陈伯父亲陈海天先生的41册手稿。

  

  ▲陈伯(右)向记者展示自己阅读、收藏的羊城晚报报道,并与张忠德合影

  抗战期间,陈海天曾在空军服役,获抗战胜利甲级二等光华勋章,因爱好诗词被誉为“空军诗人”。他对中医有浓厚兴趣,曾钻研多年,并拜广东名医庄省躬为师。

  手稿中有5册《中医知新集》即为庄省躬著作,由陈海天为其整理手录。此外,手稿中有陈海天整理编撰的《医术撷精》《医术择要》,均为已成系统的医学著作。

  陈伯告诉记者,6月12日看到羊城晚报《迎接文化与自然遗产日,广中医晒防治疫病古籍真本》的报道后有所触动,当天立马和妻子“翻箱倒柜”找出了家中收藏的中医药古籍,并联系上广中医图书馆。

  

  ▲陈伯夫妻展示捐赠的书籍

  “有部分清朝的古籍已经老旧了,与其让它们在家中霉烂,不如捐给国家。”陈伯称。

  据了解,谭姨师从一位技术精湛、医德高尚的民间中医慕容坚先生,慕容医生“嗜书如命”,藏有大量医书。22日,记者来到谭姨家中,她把老师遗留下来的其中49册医书转赠给广中医图书馆。“中医药是一个博大精深的宝库,希望学习中医的师生们能用得上这些书,把宝贵的治病经验流传下去。”谭姨说道。

  

  ▲谭姨展示收藏的旧书

  此外,热心市民周先生也捐赠了33册图书,其中有民国石印本线装书15册,皆为白棉纸精印,品相优良。他还转让了手稿3册及中医生证书3张,均为见证广东省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文物。

  

  

  

  ▲周先生捐赠、转让的文献资料

  

  抗疫文献全球征集方式

  联系人:广州中医药大学图书馆文献服务部

  王小平教授,电话+86 020 39358261,手机+86 18922412828,邮箱wwwxp@gzucm.edu.cn;

  徐谦老师,电话:+86 020 36585582。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