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工作动态

中医药科普应守住传统之根,追求变化之道

发布日期:2024-04-02 17:39:55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3版 浏览次数:- 字号:

  中医药文化作为中医药事业的根基和灵魂,蕴藏着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推动中医药文化科普,在全社会形成学中医、信中医、用中医的浓厚氛围,对推动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发展、增强国人文化自信、增进百姓健康福祉意义重大。

  守正创新,平衡专业性和科普性

  当前,在“文化+”“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新形态下,中医药科普工作迎来了全面发展的机遇期。但科普内容碎片化、同质化,传播主体复杂化、学术,科普方式单一化、形式化等问题破坏了中医药的口碑。因此,必须结合新时代语境和鲜活实践,创新表达形式,拓展文化内涵,实现中医药文化大众传播,让古老的文化与时代同频共振。

  科普不仅要有意义,还要有意思。尊重科学事实,维护科普内容的真实性、可靠性是开展中医药科普宣传的前提和基础。通俗化处理专业知识,创新传播形式,增强科普的针对性和趣味性,是中医药大众化的重要渠道。

  中医药科普既要守住传统之根也要追求变化之道,研究受众心理和传播规律,讲好中医药文化故事。一方面。要“把厚的学问变薄、深的学问变浅”,在话题选择、内容设计上接地气,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把中医药知识讲清楚、讲精准,让中医药经典不再晦涩难懂,激发文化韵味,使中医药文化入脑入心。另一方面,要善于在时代语境中汲取精神内核,进行重构和再创作。如紧跟舆论热点,普及当下热门中医养生保健知识,并将此类内容植入电视剧、纪录片、音乐、游戏、动漫等文化衍生品,寓教于乐,激发人们学习中医药的热情,增强受众对中医药文化的情感共鸣。

  文教融合,培养科普新生力量

  中医药文化要“火”起来,就要引导青年,培育新生力量,使其成为中医药文化继承与共享的主力军、生力军,引导青年群体积极投身中医药文化创新表达。

  院校教育是培养科普人才的必要环节,要尊重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把传承教育纳入院校教育中,积极推进优秀中医药文化进教材、进课堂,平衡“通识”与“专识”,“理论”与“技术”,传授中医药学科的基本概念、思维模式、专业技能,全方位满足学生的探索兴趣。高等教育要创新课程建设,开设多维度知识课程,结合新闻学、传播学、中医药学、历史文化学多学科制定培养计划,科学性、系统性培养复合型人才。

  科普是一门学问,当前更多中医药文化优秀作品涌现、知识博主兴起,需要全社会的力量汇聚,为青年力量注入中医药科普工作保驾护航。因此,要完善科普人员的评价、激励机制,鼓励建立符合科普特点的职称评定、绩效考核等评价制度,为科普人员提供有效激励。自2019年以来,已有北京、湖南、天津等10个省份启动科普类职称评审工作。2023年4月17日,中国科协将试点开展在京中央单位自然科学研究系列科普专业职称评审工作,标志着科普工作者有了自己的专业职称评审渠道。这将促进科普工作的积极性和稳定性,引导更多青年科普人才成长。

  技术支持,赋能科普大众传播

  在全媒体时代,技术的迭代革新和媒体的多元融合为中医药科普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未来,如何利用好线上线下宣传渠道,强化场景式、互动式、服务式科普传播,是中医药科普工作必须解决的时代难题。

  首先,要用数字技术为中医药文化赋能。元宇宙、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数字技术的发展将赋予中医药文化科普无限可能。“智慧中医药古籍平台”可以全面立体展示古籍内容,以人机交互的方式满足读者一站式查询、阅读与研究需求。“云游医圣祠”“VR李时珍纪念馆”、Cosplay四大名医等形式为游客带来沉浸式体验。中医药文化科普要充分利用数字技术,激发中医药文化的内生动力。其次,要打造中医药文化传播平台,让中医药文化真正融入大众传播语境。除报纸、书籍、官方网站等媒介,以及“两微一端”等新媒体平台外,B站是最受“Z世代”(1995~2009年出生)喜爱的社交媒介平台,平台的传统文化爱好者总数达1.36亿,是中医药文化传播的重要平台。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中医药APP也是中医药科普的又一重要渠道。中医药科普应积极走创新发展之路,让大众真正感受传统中医药文化的魅力。

  推动中医药文化科普要明确为谁而科普、科普什么、如何科普的问题。立足受众,分层细化满足大众需求;坚持内容为王,创造中医药文化科普精品;培育科普生力军,赋予“两创”以“青春表达”;利用新技术,拓展传播领域。在实践中循序渐进、不断改进,将中医药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更好地传承下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