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工作动态

佛山:岭南成药发祥地焕发新活力

发布日期:2023-08-22 17:25:46 来源:南方日报 浏览次数:- 字号:

  自《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方案》印发以来,佛山扎实推进中医药强市建设,着力构建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中医药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完善,高层次人才数量不断增加,中医药健康服务相关人才数量稳步增长。

  得益于人才优势的扩大,佛山市中医药强市建设整体工作驶入了“快车道”。2022年,佛山市中医院获国家发改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中医特色重点医院项目。同年11月,佛山成为广东省建设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试点城市。

  据统计,截至目前,佛山市共有4家三级公立中医医院,有国家级中医类重点专科7个,已组建27个市级中医专科联盟、17个市级中医医疗质控中心。拥有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12名、省名中医27名;从国医大师到市名中医的各级名中医传承工作室40个,各类中医名医在全省地级市中位于前列。每万人口中医类全科医生数达0.91人,提前达到省提出的2025年规划目标。

图片

▲2022年11月,佛山成为广东省建设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试点城市。佛山市中医院供图

  构筑中医药人才多元发展格局

  发展中医药产业,人才是第一资源。

  为创新中医药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加快建设中医药高层次人才队伍,2022年,佛山制定实施了《佛山市中医药高端人才培养工作方案》《佛山市中医药高端人才培养计划》等一系列政策措施。

  去年9月,佛山市组织评选出117名市中医药高端人才培养对象。其中,高水平中医药领军人才培养对象17名、中医药领军人才培养对象20名、中医药骨干人才培养对象30名、杰出青年中医药人才培养对象50名。

  此外,去年佛山共有6位名老中医入选第五届省名中医,其中5人为市中医药高水平领军人才培养对象。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是引入和培养高层次人才的苗圃和摇篮。去年11月,佛山市中医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揭牌。该工作站是全国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设站制度改革后首批获授牌单位,这标志着佛山在中医药领域的科研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平台建设方面再次取得重要突破。

  中医学的繁衍、传承、绵延不断,与师承教育密不可分。

  为更好弘扬当代岭南名老中医专家学术思想和临床诊疗经验,佛山出台《佛山市名中医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方案》,鼓励中医药专家成立中医药传承工作室,遴选确定了24个佛山市名中医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同时,佛山鼓励有资质的中医师、特别鼓励名老中医退休后到社区行医或开办个体中医诊所。

  2022年,佛山设立市级传承发展中医药专项经费,用于中医人才培养、重点专科建设、质控管理等多个方面,全方位推动中医药发展。

  近年来,佛山构建中医药人才多元化发展格局,通过开展中医优才、中医经典、中医护理、“西学中”、中医类别全科医生转岗(岗位)培训、中医医师规范化培训等一系列培训,不断培育壮大中医药人才队伍,全面提升中医药人才队伍的综合素质。

  据统计,佛山全市中医类执业(助理)医师4125人,占医师总量的16.71%,与2021年相比,中医类医师增加430人。

  中医药服务能力全面提升

  近期,不少家住南海区桂城街道桂一、西约社区的市民发现片区附近开了一间中医馆。

  这间面积近500平方米的桂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医馆于8月13日启用,引入超短波治疗机、中药熏蒸机、牵引床等中医及现代康复设备,为周边居民提供针灸、艾灸、拔罐等多种中医适宜技术服务。

  近年来,佛山着力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中医馆、中医阁等中医综合服务区建设,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发展针灸等中医非药物疗法,积极推广适宜技术。通过对口帮扶、中医医联体和师带徒等多种方式,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医健康服务能力,构筑“15分钟医疗康复就医圈”。

  “今年,佛山实施新一轮全市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建成一批特色突出、内涵提升的中医馆、中医阁。”佛山市卫生健康局局长陈爱贞说,“佛山市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慢性病诊疗和康复领域的作用,让中医药健康服务扎根基层、走进千家万户。”

  中医类诊所如今已成为佛山中医医疗服务的重要供给来源。截至2022年末,全市中医类诊所354个,以中医和中西医结合为主的村卫生室18个。去年,全市医疗机构中医门诊服务1544.79万人次。其中,中医类医院731.84万人次、中医类门诊部(所)181.31万人次、其他医疗机构中医科619.51万人次、村卫生室中医诊疗12.13万人次。

  同时,佛山着力打造中医医疗高地,加快推进佛山市中医院“登峰计划”各项建设工作,以高水平医院建设作为推进中医药强市建设的重要抓手,深入实施中医名院、名科、名医、名药“四名”工程。

  2022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公布的2021年度国家三级公立中医医院绩效考核结果显示,佛山市中医院成绩位列全国532家公立中医院中的第23名,获评全国中医系统最高级别的“A+级”,连续9年位居全国地级市中医医院第一名。

  今年7月,佛山市中医院被列入国家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工程2023年第二批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获得项目支持资金1亿元,用于中医特色重点医院建设项目。

  此外,佛山研究制定《佛山市推动中西医协同发展实施方案》,进一步完善中西医结合机制,促进中西医协同发展。综合医院的中医学科发展迈上新台阶。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于2022年在中医科的基础上成立了中西医结合科,去年全年门诊量突破10万人次。佛山市妇幼保健院、南海区妇幼保健院均为省级妇幼保健机构中医药工作示范基地。

  截至2022年底,全市二级及以上公立综合医院设置中医临床科室的比例达到100%,二级及以上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临床科室的比例达到100%。

  同时,佛山加大医保支付支持中医力度,探索更好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医保支付方式,DRG付费改革连续三年单独设立中医扶持病组,将病组的基准点数上调50%,减轻了人民群众的医疗费用负担。

  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

  今年7月,首届广东省医疗机构制剂“岭南名方”评选结果公布,佛山市入围品种数量在全省地级市中排名第一。其中,佛山市中医院伤科黄水获评“岭南名方”孵育品种。

  事实上,佛山素有“岭南成药发祥地”的美誉,诞生了冯了性风湿跌打药酒、李众胜堂保济丸、李广海跌打袪风膏、梁仲弘抱龙丸、黄祥华如意油等一批知名中医药品牌。

  中医药需要传承精华,更需要跟上时代的步伐。近年来,佛山市充分发挥中医药的本土特色和本土优势,以“名院、名科、名医、名药”品牌建设为抓手,推动中医中药的协同发展。通过挖掘临床验方和总结名老中医的行医经验,研制开发了一系列具有岭南特色的中药制剂。

  占地面积达109亩的佛山市中医院制剂中心是国内规模最大的院内制剂配剂中心之一。该中心于2010年12月建成运营,目前配制生产的制剂有丸剂、散剂、膏药、片剂、颗粒剂、胶囊剂、口服液等24个剂型、共111个品种。其中,纯中药制剂有19种剂型101个品种,涵盖中医骨伤科、内分泌科、肿瘤科、皮肤科等10余个专科。

  据了解,佛山市中医院以传承名老中医思想经验为立足点,加强临床验方的挖掘、整理和应用,从规范整理人用经验数据入手,筛选出疗效明确、安全性高、具有转化潜力的医院制剂品种进行二次开发和再评价,加快推动临床科研成果转化。制剂中心生产的制剂被广泛用于临床治疗,既方便了病人,提高了临床疗效,又极大地促进了专科医疗业务的发展。

  此外,佛山市中医院还构建了包括中药饮片、中药汤剂、中药配方颗粒、本院制剂、膏方、中药临方加工等中药产品服务体系。通过现代化中药煎药智能配送中心,每天能为3000名群众提供代煎服务,目前,已共计煎药超过960万剂,服务人次超过269万。

  为推进中医医学技术创新,佛山市政府、卫生健康部门和医院各方保持与港澳高校、高水平医院等密切交流、深度合作,进一步完善中医医疗服务跨境融合机制。

  佛山市妇幼保健院与澳门科技大学创建联合实验室,成立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课题组;广州中医药大学顺德医院与澳门科技大学、香港浸会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共建粤港澳医学转化平台,现已有7项专利成果产出及科技成果转化。

  “未来,佛山将继续提升中医药传承创新能力。”佛山市卫生健康局党组书记练凌东表示,佛山将以建设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试点为契机,推进国家中医特色重点医院、区域中医诊疗中心建设。同时,实施中药中华老字号“一品牌一扶持”,推进中药配方颗粒标准化国际化建设,推动中药智能制造和中药品种研发创新,塑造佛山市中医药文化品牌。


  ■链接

  产业人才共生共荣 佛山激发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作为“岭南成药之乡”,佛山当下正着力打造中医药强市。

  近年来,佛山将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作为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卫生健康部门成立推进生物医药与健康战略性支柱产业链培育发展工作专班,由分管卫生健康的市领导担任产业链链长、组长,工信局、科技局、投促局等成员单位协作推进,链接医院、高校、药企资源,促进产学研医高度融合。

  2022年,佛山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集群累计实现产值462.2亿元,增长9.5%,实现营收397.98亿元,已形成以现代中药等为特色的产业格局。

  在产业集聚的基础之上,佛山着力打造中医药人才高地,通过积极引进中医药院士工作站、广泛开展中医药高端人才培养,形成中医药特色产业与中医药人才双向奔赴的新局面,激发佛山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打造中医药全产业链

  目前,佛山已经建成了包括佛山安捷健康产业园、中国中药大健康产业园、顺德乐从科荟健康产业园等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特色园区,创新医疗服务与生物医药健康产业融合联动,持续聚焦现代中医药、高端医疗器械、精准医疗、基因治疗等领域,上下游产业链逐渐完整齐备。

  其中,佛山云东海医药健康产业园是全省唯一的生物医药产业公共服务中心所在地,更是粤港澳大湾区内唯一超万亩的生物医药主题园区。

  今年以来,一批涵盖中药口服制剂、中药发酵饮片等多个细分领域的项目顺利落地佛山云东海医药健康产业园,45个在谈项目中25个已被列入拟签约或攻坚项目名单,年产值合计超100亿元。

  今年2月,广东新绿色现代中药华南总部基地项目落户高明区,将打造以中医药特色为主,集生产、科研、文旅、种植商业等为一体的综合性产业平台,吸引中医药产业链上下游相关资源加速在高明集聚。

  同样是2月,南海区里水镇中国中医药健康孵化园开园。该孵化园占地面积约6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3万平方米,将为入孵企业提供良好的办公环境、齐全的配套设施以及专业的创业服务。

  未来,中国中医药健康孵化园将打造成集产品研发、智能制造、全球销售、系统服务四位一体为核心的中药大健康产业园,加速推进中药的现代化、标准化、国际化进程。

  通过加强中医中药联动发展,推进高质量中医药产业集群建设,佛山正逐渐将一条以中药材种植为基础,以中医药制造为支撑的中医药全产业链打造成形。

  形成招才引才“强磁场”

  中医药产业集聚发展,形成了招才引才的“强磁场”。

  中国中医药健康孵化园开园的同时,佛山市还聚焦如何通过多学科交叉创新研究,推动中医药产业传承创新发展,同步举行了首届中医药产业展旗峰科创大会,10余名院士齐聚一堂,共论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

  大会上,中国科学院仝小林院士工作站正式落户。仝小林院士工作站的落地是佛山深化中医药院企院地合作的重要举措。落地后,该工作站将吸收中医药大健康领域更多的专业人才、核心技术、优质企业和科研机构集聚,从而加快提升佛山中医药人才队伍层次,提高中药产业技术水平。

  未来,佛山将借助仝小林院士团队优秀的科研创新能力,依托南海里水镇中国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园,做大做强佛山中医药大健康产业。

  今年7月,中国健康产业交流合作大会在佛山召开,会上举行了中医药国际院士工作站落地签约仪式,黄正明院士工作站落地佛山市中医院。

  佛山将借助黄正明院士工作站团队的研发力量,建立和完善中医药科技创新体系,积极运用科学技术改造传统中医产业,开展中医药产业瓶颈技术攻关,提升中医药产业核心竞争力,为佛山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产业引聚人才,人才赋能产业。依托仝小林院士工作站、黄正明院士工作站,佛山进一步扩充了中医药人才链,有助于促进中医医疗服务与生物医药健康产业联动发展。

  今年下半年,第五届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大会将在佛山召开。届时,两院院士、国医大师及众多中医名家、澳港中医药界代表将云集佛山,势必为佛山打造高质量中医药产业集群、加强中医专科和人才队伍建设带来更多机遇。

  ■数读

  ●佛山全市中医类执业(助理)医师4125人

  ●每万人口中医类全科医生数达0.91人,超广东省每万常住人口0.8人的目标要求

  ●2022年,全市医疗机构中医门诊服务1544.79万人次,占全市诊疗人次的19.61%

  ●2022年,佛山市中医药高端人才培养对象共117名

  ●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共12名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