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工作动态

广州中医药大学建设全国首家抗疫文献馆

发布日期:2020-09-18 17:12:25 来源:广东省中医药局 浏览次数:- 字号: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在历次疫病斗争中积累下丰富的中医药治疫经验,被记载于中医古籍,一代代传承下来。在此次抗击新冠疫情的过程中,当代医家从浩瀚的中医古籍中汲取了许多宝贵经验。

  习近平总书记在6月2日召开的专家学者座谈会上发表十分重要的讲话,明确提出要加强古典医籍精华的梳理和挖掘。7月2日召开的全省中医药大会明确提出,深入挖掘广东中医药应对大灾大疫的丰厚积淀,坚持中西医并重并用,筑起防范化解重大传染病和生物安全风险的铜墙铁壁。

  广州中医药大学认真学习贯彻有关部署要求,建设全国首家抗疫文献馆,取得良好进展。该项目以古籍治疫经验的整理与挖掘作为工作重点,采取有效手段进行推介与宣传,使过去珍藏密敛的古籍能够更好发挥价值。

  目前,广州中医药大学抗疫文献馆已完成前期调研,筛选出相关古籍书目,对于尚未收藏的古籍,准备采用民间访求、馆际交换、数字化复制等方式进行征集,以期实现对治疫古籍最全面的搜罗。在广州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全球抗疫文献征集令发出后,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至今已收到了6批赠书,古籍百余册,其中还包括了一些珍贵的手稿。


  明代医家吴又可《温疫论》创立的达原饮,曾是非典治疗的首选基础方,此次又在新冠治疗中建功,应用于轻症治疗,效果良好,体现了中药治疫的普适性。除此之外,《温疫论》对温疫的病因、传播途径、预防手段等都有深刻的认识,是中医温病学派的开先河之作。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明代医家吴又可《温疫论》,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令德堂刻本,已入选《广东省珍贵古籍名录》,收藏于广州中医药大学图书馆。

  《黄帝内经》(分《灵枢》和《素问》两部分)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奠定了人体生理、病理、诊断以及治疗的认识基础,被称为医之始祖。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疫病的论述。

  

  ▲《黄帝内经·素问》,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刻本,藏于广州中医药大学图书馆。

  疫情期间,被用于临床治疗确诊病例的著名的清肺排毒汤来自东汉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后被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书)。该方由书中四个方子组成,即麻杏石甘汤+五苓散+小柴胡汤+射干麻黄汤加味,前三方来自《伤寒论》,后一方来自《金匮要略》。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伤寒论三注》,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刻本,藏于广州中医药大学图书馆。

  

  ▲《金匮要略论注》,清光绪五年(1879)扫叶山房刻本,藏于广州中医药大学图书馆。

  藿香正气水,妇孺皆知。也是新冠肺炎医学观察期的推荐用药。原方藿香正气散,出自宋代成书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重刻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清嘉庆十年(1805)照旷阁刻本,藏于广州中医药大学图书馆。

  

  ▲《肘后备急方》(晋)葛洪著,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修敬堂刻六醴齋醫書本,藏于广州中医药大学图书馆。

  《肘后备急方》提出的青蒿治疟方,启发中国当代医学家发现了青蒿素。因开创性地从中草药中分离出青蒿素应用于疟疾治疗而被授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证书的屠呦呦在演讲中提及:“当年我面临研究困境时,又重新温习中医古籍,进一步思考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有关‘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的截疟记载。这使我联想到提取过程可能需要避免高温,由此改用低沸点溶剂的提取方法。”

  

  ▲《肘后备急方》提出的青蒿治疟方

  《肘后备急方》还记载了一种历史上曾威胁人类几千年之久的时行疫病——天花,这是历史上关于天花最早的记载。

  

  ▲《肘后备急方》中关于天花的记载

  而在一千五百年后,广东南海人邱熺撰写的《引痘新法全书》将牛痘术介绍给国人,用中医理论对牛痘术进行阐释,使国人能够理解和接受。本书曾以各种名称在各地被翻刻出版,还曾东传日本。在当时,俄国、朝鲜都有人来华学习种痘,可以说,此书推动了牛痘术在整个远东的应用和普及。


  


  ▲《引痘新法全书》,清咸丰七年(1857)善成堂刻本,藏于广州中医药大学图书馆。

  除了天花之外,鼠疫也是困扰人类几千年的传染病。鼠疫的第三次全球大流行从19世纪末持续至20世纪中叶,广东一直是流行中心。期间,岭南医家锐意自任,以救人济世为天职,虽然鼠疫治疗“前无所仿,后无所依”,仍然大胆的探索治疗方法,为消除疫情做出了不懈努力,也产生了诸如《鼠疫汇编》《时疫辨》《辨疫真机》等重要的专著。

  

  ▲现存最早的鼠疫专著《鼠疫汇编》,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翰宝楼刻本,藏于广州中医药大学图书馆。

  

  ▲《悍燥症辨》(清)黄应均编,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文海楼刻本,藏于广州中医药大学图书馆。此书为鼠疫专著,是本馆近年来民间访求的重要收获,《中国中医古籍总目》等书目工具书未著录,极为罕见。

  

  ▲《时疫核标蛇症治法》(清)李守中编,清宣统元年(1909)广州十七甫澄天阁石印本,藏于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本书是鼠疫外治专著。

  

  ▲《鼠疫非疫六经条辨》黄仲贤撰,清宣统元年(1909)羊城黄致和堂刻本,藏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

  

  ▲《岭南卫生方》(元)释继洪辑,日本天保十二年(1841)平安学古馆刻本,藏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本书主要论述岭南流行病瘴疟的证治,以疟疾为主,还可能包括恙虫病、乙脑、痢疾、肝吸虫病等多种传染病。

  

  ▲《医学择精》陈海天辑,民国稿本,陈杰禹捐赠。本书第一章即传染病,包括伤寒、温病、疟疾、霍乱、赤痢、白喉、麻疹、斑症、痨病等,该书体现了中西医结合的思想,诊断吸取西医理论,治疗则以中医手段为主。

  

  ▲《医学择精》陈海天辑,民国稿本,陈杰禹捐赠。本书主要探讨性病的治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