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工作动态

视频|罗笑容:小儿生长依赖脾胃,治疗上应注重食疗调护

发布日期:2019-05-08 17:30:15 来源:广东省中医药局 浏览次数:- 字号:

  

▲广东省名中医罗笑容教授访谈。视频选自《大医精诚——岭南名中医系列视频》

  名医介绍:罗笑容

  罗笑容(1934年11月生),第一批广东省名中医。广东省中医院儿科学术带头人,主任中医师,儿科主任导师。历任广东省中医儿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副主任委员之职,曾任广东省中医儿科专业委员会顾问,中华医学科技奖和中华医学青年奖评审委员会委员。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

081_1.jpg

  人如其名:笑对患儿,是降服孩子的“秘密武器”

  在广东省中医院的儿科门诊,五颜六色的候诊区里不时传出孩子的哭闹声,一位医生奶奶总是面带微笑,语声缓慢而柔和,对孩子来说,这仿佛就是一剂温暖的治病良方。

081_2.jpg

  人如其名,罗笑容脸上总是挂着微笑,对孩子似乎有一种特殊的磁场。“首先要有笑容给到孩子,把我的名字(笑容)露出来,要慢慢跟他建立感情。给他听诊的时候,要跟他说‘跟你打打电话’,他就不哭了。如果你作为一个医生,不说话就直接把听筒放下去,他当然要哭了。看喉咙是小孩最怕的,我就跟他说‘卡拉OK,好不好?’,这样他就把嘴巴打开了。”

  从医之路:生于岭南中医世家,少时立志行医

  南海自古就是岭南一个名医辈出之地,从晋代的鲍姑到清代的何梦瑶,皆体现出此地的人杰地灵。罗笑容就出身于一个岭南名医世家,有8个姐妹兄弟,自已排行老大,其外祖父何竹林及父亲罗广荫皆是当时岭南名医。从小生活在中医氛围浓厚的家庭里,对她来说,长大后成为医生是一件很自然的事。

081_3.jpg081_4.jpg

  罗笑容回忆:“那个时候我们看他(父亲)看病,他是很用心的,都是为病者考虑,他不考虑金钱的问题,而是用自己学到的东西去为病人服务。所以我们从小的时候就接受了父亲的这个精神。”

  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从小看多了病人的痛苦,见到了祖辈父辈医治病患的辛苦,也看到了病人治好后的快乐,罗笑容少时便立志要成为一名为患者解除病痛的医者,而先辈的高尚医德也进一步影响了她。

  治疗经验:重视学习经典,治疗上中西结合,以中医为主

  凭着一份治病助人的爱心,1956年,罗笑容考取了广州中医学院(现广州中医药大学),成为该校第一届六年制的本科生。

  罗笑容回忆起大学时光:“入学的时候我们班有120个人,毕业了才一百零几个人,有的人转行读其他。以前的老师没有教学经验,说到哪里就是哪里,没有教学大纲,所以我们学得很困难。另外语言也不一样了,他们都是用古人的语言跟我们讲课,我们真是不懂。”

081_5.jpg

  温故以知新,空余时间,罗笑容经常翻看医书,《小儿药证直诀》、《幼幼集成》、《温病条辨》等古典医籍是她的案头必备。

  罗笑容认为:“我们中医有几千年的历史了,以前没有西医,我们都是靠中医来治病。有人说中医是不科学的,我说治疗有效果就是科学。在我的经验,有些发烧我完全不用西药都可以治疗,都能够退烧。但是有些病就要看是什么情况,如果感染得厉害,可以用一点西药,但还是以中药为主。所以不能一概而论,有些要中西结合。”

  用药特点:重视脾胃和儿童药膳调理用药轻灵

  儿科的生理病理有自己的一套特点,中医概括为“肺脾肾不足,心肝有余”。擅长调理脾胃的罗笑容,不仅用药轻灵,而且非常注重儿童药膳调理。

  脾为后天之本,历来岭南中医儿科学派就有重视脾胃之传统。罗笑容十分重视小儿“脾常不足”的生理特点,处处顾及脾胃之气。

081_6.jpg

  罗笑容说:“脾虚的小孩,多数是营养不够,还是要健脾为主。家长可以煮一些瘦肉汤,放一些健脾的怀山、芡实、莲子、白术等,这样来提高他的抵抗力。当然除了吃以外还要锻炼身体,晒晒太阳。正气足了,邪气就不能侵入了。”

081_7.jpg081_8.jpg

  罗笑容的弟子许尤佳介绍:“岭南儿科的特点是用药轻灵,擅长用花类的药物,比如木棉花、鸡蛋花、素馨花,这些药物都比较轻,又有祛湿、调理脾胃的作用,这是岭南的一些方法,尤其是突出食疗、药膳。我现在在临床中也用了她(罗笑容)这一套方法,我觉得受益匪浅,也觉得一路越做越有信心。其实食疗是岭南的特色,也是儿科的一个特色,在罗老师的用药特点之中,这一点特别突出。”

  大医精诚:笑对孩子的“儿病大师”,守护祖国花朵的“白衣奶奶”

  自幼饱受歧黄之道的熏陶,一路传承创新岭南中医特色,罗笑容是家长心中的“儿病大师”,是孩子眼中亲切的“白衣奶奶”,年过八旬的她,每天都为孩子们的身体健康忙碌着,守护这些祖国花朵们的健康是她心中最大的牵挂。

081_9.jpg081_10.jpg

  罗笑容认为:“儿童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身体情况很重要,如果能够把小孩体质提高,孩子的身体素质好了,对以后的接班还是很重要的。爸爸经常教导我们不要损人利益,要一心为病人服务。所以我们都是按照他这个宗旨,勤勤恳恳地为中医事业工作。”

  本文选自《大医精诚——岭南名中医系列视频》,更多精彩内容,敬请期待!

  为弘扬大医精诚,记录传承中医名家风采和学术思想,广东省启动“大医精诚——岭南名中医影像工程”。中医大咖们结合临床实践谈热点健康问题,分享成才之路,学术观点等等,干货多多,精诚满满。

  计划用3年时间拍摄300位名中医,第一季拍摄100位,视频将在广东中医药微信公众号首播,逢周一、周三推送。

  “大医精诚”岭南名中医影像工程项目,由广东省中医药局监制,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广东省中医药科技发展交流中心、广东省发展中医药事业基金会四家单位联合主办,由广东省各地级以上市卫生计生局(委)、省属中医院共同支持;由康美药业总冠名,并作为联合出品单位;由中国中药-广东一方制药、中山中智药业、四川新绿色药业协拍支持。

  拍摄相关事宜与建议可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同微信):18026331605、13925005696;

  工作组邮箱:lingnanmingyi@163.com

3.jpg

  《大医精诚》岭南名中医系列视频 

  逢周一、三推送,敬请关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