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建议提案

广东省中医药局关于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20240627号提案答复的函

发布日期:2024-07-24 12:03:37 来源:本网 浏览次数:- 字号:

  (A类)

  粤中医函〔2024〕141号


毕晓黎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多措并举推动岭南中药材全产业链发展和转化增值的提案》(第20240627号)已由省卫生健康委转我局办理。经综合省科技厅、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文化和旅游厅、农业农村厅、工业和信息化厅、自然资源厅、市场监督管理局等单位意见,现将办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不断完善中医药产业发展顶层设计

  省委省政府一直高度重视中医药产业发展。2006年广东省在全国率先做出了建设中医药强省的决定。2012年12月省委省政府在广州召开广东省推进中医药强省建设大会,2014年发布《广东省推进中医药强省建设行动纲要(2014-2018年)》。2016年先后出台《广东省岭南中药材保护条例》、《广东省中医药健康

  服务发展规划(2016-2020年)》、《广东省推动中药材保护和发展实施方案(2016-2020年)》、《广东省贯彻<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实施方案》。2020年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粤府办〔2020〕7号)。2021年经省政府同意省卫生健康委关于印发《广东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1-2023年)》,2021年10月《广东省中医药条例》正式施行,在加强中药保护和产业发展方面作出了规定。2023年省委省政府在《关于推进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粤发〔2023〕1号),明确提出“打造中医药产业集群”,持续推出一系列扶持、保护、发展中医药的配套政策和措施。

  二、加强规模化规范化南药种植体系建设

  (一)稳定中药材供应和质效。省工信部门与云浮、茂名等地政府联合共建3个中医药产业园区,加速布局中医药全产业链。培育了珠海三灶科技工业园、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佛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南海园3家生物医药省级特色产业园区。

  (二)加强南药优势特色产业建设。立足岭南特色资源优势,利用好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等平台载体,优化南药产业生产结构,壮大产业集群。南药优势特色产业带动当地发展效果显著,新会柑种植面积达13.9万亩,年产鲜果14.75万吨、柑皮约7300吨,陈皮产业市场主体超1700家,带动新会区6.5万人就业,2022年全产业链总产值达190亿元;化橘红创建高品质地理标志产品,入选中欧地理标志产品第二批保护名录,化橘红种植面积达11.3万亩,年产鲜果5万吨,干果9000吨,千亩以上的化橘红种植基地有10多个,全产业链年产值超50亿元。

  (三)加强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实施广东省南药种业创新园项目,在茂名等地建设完善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在乡村振兴专项省级项目中,安排专项支持广州中医药大学牵头在云浮建设南药省级良种繁育基地,进行规模化、规范化种子种苗繁育和示范推广,保障我省道地大宗南药优质种子种苗的供应。

  (四)大力发展林草中药材产业。2021年11月省林业局制定印发《广东省林业特色产业发展基地培育和管理办法》,突出对中药材产业发展基地的培育和管理。2022年2月至今,经有关县(市、区)政府和省直单位积极组织申报、地级以上市林业主管部门审核推荐、专家评估、社会公示等,省林业局已授予梅州平远县、韶关南雄市等11个市(县、区)为林业特色产业中药材产业发展基地。

  (五)加强南药品牌建设。打造新时代南药金字招牌,培优扶强新会陈皮、化州橘红、罗定肉桂等南药特色优势区域公用品牌发展,扶持一批“粤字号”中药材品牌。支持南药产业主体申报“粤字号”农业品牌,新会陈皮、化州橘红、罗定肉桂等南药特色品牌入选2023年“粤字号”区域公用品牌,陈皮姜枣茶、陈皮普洱茶等多个南药相关产品入选2023年“粤字号”农业品牌目录。

  (六)加强优质南药种质资源建设。安排岭南中药材保护专项资金对首批列入保护8种药用植物(化橘红、广陈皮、阳春砂、广藿香、巴戟天、沉香、广佛手、何首乌)开展野外资源调查和种质资源保护等基础性工作,建立巴戟天、何首乌2种岭南中药材良种繁育基地和土沉香、化橘红、何首乌、巴戟天、春砂仁、广陈皮等6种南药种质资源圃,并开展化橘红、草珊瑚、巴戟天、走马胎、黄精、何首乌、半枫荷等优良种质资源收集和繁殖等保护研究,取得一定成效。省林业局、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与相关地市人民政府积极推进“一中心三基地”建设,其中“南岭基地”(韶关)和“广东珍稀濒危植物保育研究中心”建设项目已于2020年相继启动,首期建设重要南药良种繁育示范基地220亩,扩大巴戟天、何首乌、广藿香、土沉香等种质资源保存数量。

  三、积极挖掘中药产业全链条增值潜力

  (一)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规范集体林地承包经营流转管理,提高林地产出率,鼓励采取出租(转包)、入股、转让等方式流转集体林地经营权,培育扶持中医药龙头企业,构建生产、加工、销售、经营配套完善的产业链。积极培育扶持中医药产业林业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和示范家庭林场,科学引导集体林适度规模经营,促进集体林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发展。2023年1月省委出台《关于深入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决定》,提出六大生态建设重点行动,并明确指出要“促进林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重点推动油茶、竹子、中药材、花卉苗木、经济林果等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大力发展林下经济”,还要“打造林业产业集群,建设现代化林业产业体系”,为广东优化林业产业结构指明方向,也为我省发展中药材产业打下了基础。

  (二)打造特色中医药旅游产品和康养旅游品牌。将中医药文化作为品牌打造和宣传的要素之一,提升旅游品牌内涵,增加旅游吸引力。目前我省共认定200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259个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其中“化州橘红之乡康养度假之旅、平远休闲康养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普宁康养与美食乡村游、南药养生健康之旅、云城乡村生态康养之旅”等5条中医药(南药)康养主题的省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深受广大市民青睐。全省有温泉资源的A级旅游景区56家,森林草原类的A级旅游景区48家,滨海类A级旅游景区35家。全省共有40家“广东省中医药文化养生旅游示范基地”,18家“广东省中医药文化养生旅游建设单位”,广州神农草堂中医药博物馆、惠州罗浮山风景名胜区等两家单位被原国家旅游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为第一批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

  (三)不断扩大中医药文化宣传力度。利用广东国际旅游产业博览会、广东旅游文化节以及国内外参展参会等交流活动平台,设置中医药文化旅游专区,组织相关地市及文旅企业等在展会现场集中展示、宣传和推介具有地域特色的中医药文旅产品,支持举办中医药文旅专题项目推介活动,在主流媒体专题介绍和发布本地具有良好市场前景的中医药文化旅游线路及产品。支持粤港澳大湾区打造中医药文化旅游品牌,宣传推介以中医药健康养生为主题的康养旅游产品和线路,与港澳共同研究将中医药康养旅游纳入粤港澳“一程多站”旅游线路。

  (四)促进中医药文旅与康养融合发展。2019年12月省文化旅游厅与省委宣传部联合印发《广东省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明确提出“推动文化产业与健康产业融合,发展岭南中医药文化,建设中医药文化旅游示范基地,打造中医药文化品牌”。持续推动“文旅+康养”等新兴产业发展,发展康养旅游,突出打造粤北生态文化旅游区、推进中医药文化养生旅游示范基地建设,鼓励开发温泉、健身、山地越野、户外露营等康养产品。

  (五)推进中医药产业数转智改。积极推动天心、香雪、一方、众生、采芝林等企业建设中药材供应保障平台,开展智能化改造。出台《广东省实施消费品工业“数字三品”三年行动方案》,并正在联合行业协会制定数字化转型指引。组建了广东省传统中药创新中心、广东省岭南药材资源与现代中药制造创新中心2个中药领域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

  (六)加强中医药核心技术攻关。设立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岭南中医药现代化”重点专项,共支持22个项目,培育一批岭南中药材新品种,开展中医优势病种防治、中药现代化研究,开发一批中医药健康产品和技术装备。在2019年“现代种业”重大专项中设立“岭南中草药新品种培育”方向,支持建立中草药和南药新种质创制和培育的育种技术体系。2021年,支持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云浮分中心牵头承担项目“广东重要南药种质资源保护与创新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七)推动中医药领域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我省在中医药领域已建有1家国家重点实验室、1家全国重点实验室、1家省实验室、14家省重点实验室、2家粤港澳联合实验室、1家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组成的多层次、高水平创新平台体系。其中,围绕中医湿证与主要慢性病防治过程中的科学问题和共性关键技术,支持国内唯一的省部共建中医湿证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开展系统、规范、深入的全链条研究;2023年广州中医药大学联合广东省中医院等单位共同承建中医证候全国重点实验室;积极推动中医药广东省实验室落地横琴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2023年12月顺利挂牌),为加快提高我省中医药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提供新动能。

  (八)持续推进南药种植专业镇和特色产业园区建设。支持茂名市信宜市洪冠镇、肇庆市怀集县、云浮市郁南县和罗定市等4家南药专业镇建设,推动培育品质优良、市场前景好的南药品种。推动肇庆德庆和云浮云城2家以南药种植、加工为特色产业的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大力发展肉桂、巴戟、何首乌、铁皮石斛、沉香、牛大力、广佛手等特色南药种植,引导优质中药加工企业和南药康养企业入驻园区。

  (九)积极落实中药材规范化生产(GAP)监督实施示范建设。引导中药企业将药品生产质量管理体系延伸到中药材种植基地,鼓励使用符合GAP要求的中药材投料生产,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的稳定。截至目前,已对华润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的种植基地开展中药材GAP延伸检查,涉及肉桂、桂枝、三叉苦、岗梅、九里香、两面针等岭南中药材品种,为推进我省中药材GAP营造了良好的示范效应。

  (十)持续推动中药全产业链质量评价机制及标准体系建设。鼓励中药企业和行业协会等第三方参与中药全产业链质量评价标准的制定,从安全性指标(农残、重金属),过程管理(中药材选址、种植、采收加工、生产、包装与储运等规范),生产规范(人员、记录、过程追溯体系),再到质控标准(种子种苗、饮片、成品标准),构建多个维度的中药全产业链质量评价体系。截至目前,已完成用于指导中药材种植的相关技术规范和质量评价指导原则134项。

  四、积极探索推进多部门联动机制建设

  (一)不断完善配套组织体系建设。成立省中医药强省建设领导小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省领导任召集人,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覆盖省委省政府30多个职能部门,进一步加强对全省中医药工作的组织领导,强化部门间的协调配合,统筹做好新时代中医药工作,目前已实现中医药管理机构全省21个地级市全覆盖。

  (二)不断加强部门协作力度。近年来多部门联动性增强,形成合力,出台政策共同推动岭南中药材产业传承创新发展。省科技厅联合省有关单位印发《关于促进生物医药创新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广东省发展生物医药与健康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3-2025年)》《广东省培育未来生命健康产业集群行动计划》等重要政策文件,支持粤东西北地区建设道地药材和岭南特色中药材原料产业基地,打造一批从原料药、中药材到药品的示范产业链。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农业农村厅、林业局、中医药局联合印发《广东省中药材产业化基地培育建设管理办法(试行)》,支持中药企业牵头开展69个广东省中药材产业化基地建设,保障中药原料药材质量,稳定和提升中成药和中药饮片质效。  

  (三)积极协调金融资源支持中药产业发展。印发《支持创新型中小企业新三板挂牌和北交所上市融资实施方案》《广东区域性股权市场“专精特新”专板建设工作方案》等金融政策配套文件,指导各地市加强对中药产业在内的中小企业新三板挂牌、北交所上市融资支持力度。与沪深北交易所联合开展拟上市企业培育工作,推动有条件的企业在多层次资本市场上市融资。截至2023年底,广东A股上市公司总数872家,占全国A股上市公司总量的16.35%,上市公司总数位居全国第一。我省中药行业上市企业数量最多,包括白云山 ( 600332.SH ) 、华润三九 ( 000999.SZ ) 、嘉应制药 ( 002198.SZ ) 、众生药业 ( 002317.SZ ) 、香雪制药(300147.SZ)、粤万年青(301111.SZ)等中药龙头企业。建立广东省中小企业融资平台,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截至2023年12月末,“中小融”平台累计服务企业188.4万家,入驻金融机构突破1265家,发布金融产品1824款,发布惠企政策729条,累计推动实现融资突破3125.81亿元。

  五、下一步工作计划

  继续加强中药材产业化基地培育建设,支持中医药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加强道地药材种植、加工基础技术研究,科技支撑南药产业发展。持续强化中医药核心技术攻关,推动横琴实验室和中医药领域创新平台建设,科技支撑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继续推进岭南中药材GAP延伸检查,强化药品全过程质量追溯,进一步完善中药全产业链监管体系建设。引导金融机构加强对中药企业信贷投放,满足中药企业发展合理融资需求。加大对发展中医药健康旅游产业的支持,着力打造岭南中医药健康旅游、养生旅游等特色旅游品牌。

  专此答复,诚挚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广东省中医药局

  2024年7月19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