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医药服务 > 名院名科名家

【以案说医】翁凤泉:吴茱萸汤治疗颈椎病案

发布日期:2023-11-13 17:29:57 来源:江门市五邑中医院 浏览次数:- 字号:

  图片

  ▲翁凤泉,广东省名中医,江门市五邑中医院名誉院长、骨伤科主任医师,广东省重点专科中医骨科学科带头人、湖南中医药大学硕士生导师,从事中医骨伤临床及教学、科研40余年,擅长运用中医手法治疗骨折、颈肩腰腿痛病、颈椎病,中医辨证治疗各类痹症、痿症等。发表国家级省级论文30多篇,出版专著1部。

  医案是中医临床实践的记录,体现了诊疗过程中理、法、方、药的具体运用,是医家诊治疾病思维过程的表现。历代名家医案是中医药宝库中的瑰宝。我们推出【以案说医】栏目,以期传承精华,启迪我辈,共同进步。

  【基本资料】

  张某,女,时年62岁,2020年2月17日初诊。

  【发病过程】

  颈痛头痛伴眩晕口吐涎沫半年,曾经服用谷维素及消炎镇痛药无效而来诊。

  【首诊证候

  查体:头痛,头晕,疲乏,颈前屈后伸时头更痛,伴口吐涎沫,纳差,眠欠佳,舌质淡,苔白滑,脉沉。

  【辨证论治

  嘱其做两手托天理三焦动作,柔和地做。

  中药治宜䁔肝散寒止痛。

  处方:吴茱萸10g、党参20g、生姜20g、大枣15g、川芎10g、白芷10g、葛根10g、天麻10g,共五剂,每日一剂。

  连服3剂后头颈痛眩晕吐涎沫均减轻,再配6剂头颈痛眩晕吐涎沫基本消失,转服陈夏健胃汤调理而痊愈。

  【按语】

  患者头痛,颈痛眩晕,属于中医头痛、项痹范畴,一般辨证多分风寒湿痹或风湿热痹,气滞血瘀或者肝肾亏虚分型辨证,但本病表现伴有头痛吐涎沫苔白滑为肝寒浊阴上逆,与《伤寒论》377条,“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证病是一致的,体现中医辨证论治、异病同治的精神,结合两手拖天理三焦运动,翁凤泉教授指出,此运动有调理心肺与心血管增加呼吸和循环作用,头往后仰,对颈椎调理有效,故药物与运动结合效果更佳。

  (本案编者:贾海升)

    

    

  郑重申明:

  由于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不同,本案中的方药和剂量仅适用于本案病人当时的病情。未经中医辨证诊治,不得照搬使用本案中的处方和剂量。广大读者如有需要,应前往正规医院诊治,以免贻误病情。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